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 卫国
第(2/3)页
何况大概率是要全军覆没。
但陶郡的处境也十分尴尬。它距离最近的秦国土地洛阳也有千里之遥,中间要经过魏国和韩国的土地。如果仅仅是传递消息还好,坐上一条船,大约两三天就能到达洛阳,但如果进行大规模物资,乃至兵力集结,那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情况下,陶郡必须用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而陶郡浓郁的商业环境,让获得一支武力充沛的军队十分困难。商人流动不定,而又耗时费力的工作环境,使他无法接受足够的训练,也难以在战场上保持意志坚定。那些从秦国境内移居到陶郡的农民成为陶郡防御的依靠力量,而这本身又要消耗秦国境内的农民。另一方面,陶郡的财富却难以转化成战斗力,也难以转运到咸阳。
魏王十分得意,因为他与秦国达成了一项交易:他可以为秦国提供防御陶郡的力量,而代价是陶郡将其商业税的一半交给魏国。当然,正式的文书是这样的:“魏效力于东垂,及于陶。”这代表魏国是奉天子命,代管陶郡。陶周围的势力以前还有所谓泗上诸侯,现在就只有楚国了,因为这些诸侯除了卫国外,都已被楚国吞并;而楚国如果要攻打陶郡,无异于与秦国开战,秦国可以从西边直接攻击楚国。如此一来,魏国事实上无需用兵,就能白得陶郡的好处。
然而,秋收以后,卫君向魏王报告,赵国的军队在向卫国周围集结,似乎有进攻卫国的意图,请求魏王给予援助。魏王即令将军新垣衍征集三万魏军集结于濮水岸边,同时派出使臣前往邯郸,质问赵王为何出兵濮阳。还派人前往陶郡,通知陶守张唐,自己将派兵支援卫国。
赵王答复说,楚王遣使,让赵国履行承诺,为楚国打下卫国的土地,楚国将给予赵国钱粮援助。
邯郸之战后,邯郸府库皆空,几乎无以为继。于是魏、韩、楚等国以提供钱粮为条件,让赵国出兵,助他们攻城克地。魏国因此而收复了安邑,韩国得到了上党。楚国那时没有合适的目的,现在把那事又提出来,楚国出钱粮、出兵,赵国出兵,两国协作作战。以前诸侯商议的作战目标是秦国,目标是收复以前被秦国占领的土地。但这一次赵国明确说明,自己已经与秦国结盟,不能再占领秦国的土地。楚国说,自己也与秦国结盟了,这次目标是卫国。卫国并没有与秦国结盟,与卫国作战不会激怒秦国。至于卫国的保护国魏国,在赵、楚两国的压力下,应该不会有所作为!赵国觉得这份算计还算合理,就贪图楚国的钱粮,同意了楚国的要求,出兵卫国。
但魏国与赵国也是盟友,魏国派人来质问,赵国也有些不好意思,把这次作战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魏国使臣回到大梁,报告魏王。魏王再次派人警告赵国,卫国受自己保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