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卫国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 卫国

第(1/3)页

  就在黄河上游的河东在襄陵、平阳强行推行阡陌令的同时,黄河下游的形势也十分紧张。

周天子被灭后,楚国也随之出兵灭掉了同为姬姓的鲁国,势力沿淮水支流泗水而上,渐渐逼近黄河流域。不知道春申君采取了什么手段,相邻的齐国竟然任由楚国将鲁国灭国,没有采取任何对抗措施。而面对齐国在其国境南面沿泰山修建的长城,楚国也没有了继续北上的意图,而是在淮水南岸,淝水入淮口附近大兴土木。

这片土地是古代的州来国,后来成为蔡国的国都,称下蔡。蔡国被灭后,这片土地归属于楚的淮上。楚王即位后,这里成为春申君封地的一部分,楚王为了表示对春申君的尊重,特地将此处命名为“寿春”,大约是“为春申君贺寿”的意思。春申君的府邸就建在这里,但不过是一座一里见方的小城。

这里河渠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十分发达。三百多年时,楚国就在这里修建了大型引水工程芍陂,是楚国的粮仓。

楚国虽然在这里大兴土木,但这里远离中原,距离各诸侯都很远,大家对此都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是楚国占领鲁国,动静更大一些。

周灭后,另一姬姓诸侯卫国立即向魏王称臣。魏王也立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卫君的弟弟。河濮之间的卫国和濮济之间的陶郡,成为楚(鲁)、魏两国之间的隔离带。

陶是一座以经济发达,特别是商业发达闻名的区域,中国著名富商陶朱公就是在这里起家的。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水运特别发达,驾船可以直接到达齐、赵、魏、周诸国首都。相比之下,这里地势低洼,湖泊、沼泽遍布,农业倒不怎么发达,可能渔业还更兴盛一些。这里的人以经商为荣,务农为下。这里原是宋国的核心区。宋被齐国所灭,引来天下共怒,各诸侯(楚国除外)同仇敌忾,在燕国的率领,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国伐齐之战。

秦军也在穰侯魏冉的率领下,参与灭齐之战。但秦军在攻破齐都临淄后,就退出的战斗,但将陶作为战利品收入囊中。由于陶与秦国的哪块土地都不搭界,算是一块飞地,就封给了当时的秦相魏冉。魏冉很用心地经营这片土地,多次出兵攻伐周围的城池,扩大陶的范围。魏冉的行为在当时还被政敌攻击:张禄指责他动用秦国的军队和物资,为自己谋利。张禄因此取代魏冉,成为下一任秦相。其实陶对秦的意义不小。它不仅是秦国向中原投射力量的源泉,也是中原作战失利后可以依托的后方根据地。邯郸失利后,围攻邯郸的部队就是在陶郡军队的策应下,撤到陶郡休整。从邯郸出来的王龁和子楚正是借助陶的中继,才得以重回咸阳。如果当时没有陶郡接应,要靠秦军自己的力量从邯郸杀回咸阳,就算能够成功,也会损失惨重;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