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对峙阳武
第(1/3)页
王翦一连冲过数个城垛,迫使城上的人放弃攻击城下的士卒,转而对付他们。王翦所持的大旗有一人半高,旗杆由竹竿制成,比一般的长戟要长出不少。加以王翦勇力过人,呼呼作响的大旗左右横扫,那些被包裹在旗帜下的敌人,尤其是女人和儿童都无法承受,被他扫倒。由于上城的魏军士卒以弓箭兵为主,戟兵数量有限,短兵相接时并不占优势。
王翦在城头上左右驰骋,虽然身被数创,仗着有皮甲护身,创口不深,他自己甚至感觉不到受了伤。把自己的士卒都接应上城后,他把部队分成两部,分别向两侧席卷,接应其他各营上城;同时将弩兵召上城来。守军阵势大乱,纷纷向城下逃去。王翦也不追赶,只管接应各营上城。不多久,他的弩兵也上了城。王翦如虎添翼,一排排箭矢向魏军射去。
随着其他各营陆续上城,魏军在城上的力量完全清空。这时王翦已经率领他的部队下了城,占领了城门周围。
城门的防御最为坚实,城门两侧的营几乎是最后一批上城。他们上城后,清理了城楼上的残兵,重新吊起千斤闸,王翦从里面拔掉门栓、顶石等物,将城门打开。无伤见城门打开,立即命令第二线的公乘迅速进城。秦军的二线部队五千冲入城中。
到中午时分,魏长城的卷城段已经完全被攻占。
魏长城外形呈漏斗状,漏斗的两侧壁每隔十里设一个城门。卷城段最北侧是黄河,那里没有城门。卷城就在黄河南岸和城门之间,距离城门和河岸大约都有四五里。卷城是一座兵营,日常驻兵一千;旁边的安城也一样。两城相距三十里,统归阳武管辖。阳武和圃田各有五千人,设长城将统一指挥。
在得到秦军向黄河一线集结的情报后,魏军相应地加强了这里,给卷城、安城段的长城守军派来五百弓箭兵,加上卷城和安城的驻军,共有一千弓箭兵。长城一线的驻军不是民军,也不算武卒,而是魏室的远亲,在当时称为“士”的那些人。这些人是历代魏王留下的后裔,由于亲缘关系过于遥远,他们没有资格在魏国任职,但依然拥有接受教育和应聘公职的权力。他们的出路包括担任吏员、武士、家臣、郎卫等等,当然也有下乡种田,或者经商的;到其他诸侯国应聘也是一个出路,但想要走那条路,只靠庠序中学到的那点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出门游学,投到著名的学者门下深造。
守长城的一万军队算是王室武装,因此才有如此高比例的弓箭兵。他们的武器也是精良的青铜器,不像民军那样,木棍上绑块石头就能出战。上城的一千弓箭兵是武士,但后面的辅助兵员则是从周围的邑里征发来的民军。他们共征发了一千户,老少妇孺全都在内,除了执武器(一般是就木棍)近战外,还要往城下投掷石块等物。
由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