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云梯
第(1/3)页
首批运到的是云梯。制造云梯最困难的是寻找足够长的竹木,在两根长竹木中间绑上些短竹木,这就成为最简单的云梯。但早在一二百年前,鲁班就对云梯进行了改良,加长了云梯的高度,增加了云梯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但这也给云梯的制造工艺带来巨大考验,一般的工匠都造不出改良版的云梯来。
和弩的标准化改造一样,在吕不韦的规划下,懂得云梯制造的工匠从各诸侯国被聘请到秦国。他们首先贡献出自己的制造工艺,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和标准化改造。
经过标准化改造的云梯采用卯榫设计,可以一段段接起来,接口部位还用青铜固件加固。在运输时,云梯是数截一人来长的小梯,宽约半步,一艘小船一般可以运五截,大船可以运十五至二十截。对于小城来说,两三截组装起来高度就足够了;大城可能需要五六截甚至更多。
每一批运到的云梯被一人一截扛到前线,然后迅速地组装起来。
前线目前的作战对象是魏长城。魏长城既是防御工事,又是河堤。河水泛溢时保护身后的良田不被水淹,战时则是居高临下的战斗堡垒。临近黄河的长城,更加注重防洪的功能,比较厚,但不是很高。所以每架云梯不需要太多截。
负责攻城的内史部五大夫是从河东调回咸阳的无伤。他的攻城计划是一名公乘攻上城头,另一名公乘随后发展攻势。
卷城、垣雍东南约三十里是韩城修鱼,对面是魏城安城。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无伤将进攻的范围限制在十五里的范围内,这代表着每个官大夫的进攻正面有一里半,约合四五百步。
王翦从公乘那里拿到了自己的作战地域,并被分配到三十截云梯。王翦估计,可以组装成十架云梯。他把自己的作战计划向手下的大夫们提出,每名大夫领两架云梯,同时登城。一名大夫说:“攻城之道,在多路而上,令其无措。吾观贼城略缓,身轻足便者,援之可上。非必梯而后可。”
王翦道:“准选身轻足便者,蚁附而上。”
另一名大夫道:“梯非必至于城头而后可。距城头数步,亦可攀援而至,且手足解,亦足战耳。”
王翦道:“各大夫人六段梯,准自度长短而用之!”
他给每名大夫指定了攻击区域。他的作战区域五百步并没有平均分配给五名大夫,而是选择了相对平缓的二三百步的区域,作为主攻方向。
在前几天的互射过程中,王翦他们对城上和城下箭的射程有了大致了解,在射程内挖了壕沟。在壕沟内,秦军可以将箭射到对方的城垛中,自己也有较好的保护。晚餐前,各大夫将云梯连同作战命令都领了回去。吃完晚餐,秦军士兵开始组装云梯,紧束武器,整顿箭囊,检查弩机。篝火跳动,将秦军士卒的面庞映得一明一暗。
王翦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