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建信君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建信君

第(3/3)页

于期多次劝戒,但终抵不过人性的诱惑,无功而返。

这年夏天,赵相李牧亲自出使咸阳,与秦相邦吕不韦盟于黄河之滨。赵国将新得于魏国的河间之地封给吕不韦。秦赵正式、公开结盟,震惊天下。

楚王于即位十年迁都巨阳,至今又过了七年,楚新都寿春还是没修建完毕。七年间,楚国几乎完全置身于中原争夺之外。秦庄襄王在位的三年间(相当于楚王十三、十四、十五年),秦国几乎无年不战,国土迅速扩张,连得三川、河内、上党、太原等多处土地。三晋韩、魏、赵皆受到秦国的打击,损失惨重。三晋先后向楚国求援,春申君总是好言抚慰,最多给予些钱粮方面的支援,绝对不出兵。连信陵君亲自出马,也未能说服楚军出动。不过,信陵君的表现也不太令人满意,他虽然将秦军逼入成皋,却无法再进一步,甚至连关外的荥阳也未能攻取,秦军出关的道路依然通畅。更为重要的是,失去的河内之地并未恢复。信陵君的伐秦之战虎头蛇尾地结束了,还耽误了当年的春耕,惟一的收获是让为质秦国的魏太子增回国。

秦军的报复来得十分迅速。他们只被晋阳反叛拖累了一年,秦军就举全国之力入侵魏国。他们直接以荥阳为基地,沿黄河南岸向东攻击,完全就是信陵君进军的反方向。魏国也举国抵抗,但仍然不是秦军的对手,魏军惨败,被迫割让卷城,并让出长城一线。魏国长城一线,包括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经济区圃田,都成了不设防的区域,任秦军予取予夺。

巨阳虽然距离作战区域达六百里之遥,但春申君依然派出多路暗探,密切关注战事的进展。战况令楚国上下大失所望。春申君以此作为自己没有贸然卷入与秦国作战决策正确的证据,但反对的意见则认为,如果楚国介入,也许结果会有不同。春申君据理力争,企图证明楚国参战,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但被嘲讽为怯战。

但有一种意见是无法反驳的,如果放任秦国一口口吞噬诸侯的土地,这种厄运早晚会落到楚国身上。楚国不能再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秦国吞并诸侯土地,力量增长得更快;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其实,春申君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力扩张了楚国的势力。现在整个长江以南区域直到大海都是楚国的疆域,整个淮水流域,包括下游的各个支流也大多归入楚国的管辖;楚国势力沿淮、泗而北,已经到达泰山脚下。若论疆域之广大,楚国首屈一指。只可惜,江南的大片区域,人口不多,气候湿热,土地板结,耕种不易;可以依托的只有淮、泗流域的那片区域。就算是那片区域,经济也不是十分发达,春申君认为,如果能把这些区域发展起来,也足以与天下对抗。

但他的意见得不到楚国主流的支持。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