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朱英
第(1/3)页
为了消除楚国贵族的反对,春申君将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善的淮上地区交还给楚王,自己去开发一片新的区域:吴越。他选了吴国的旧都城作为自己新的封地,那里也是地广人稀之处,但很有发展前途。按春申君的意思,以修建都城作为抓手,把这些地方的潜力都挖掘出来,楚国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复苏,这时介入中原的征战,是对自己和平发展战略的干扰,得不偿失。可惜,没有人能理解这一点。
总之,春申君虽然这几年没有出手,但暗中的准备一点也没有放松,对诸侯动向的侦察一点也没有放松。他除了有三千门客外,还掌管着全楚国的商人。楚国是一个以商业立国的国家,楚公子经商,在在皆是。而楚国遍布全国的商业网,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报网;这个网的最顶层,就是春申君。
但看到秦军轻易就突入魏长城后,春申君也有些不太放心了。魏国并没有留手,它几乎集结了全部力量进行抵抗,但依然不是秦军的对手,哪怕在如此有利的战场环境下。而这时,他得到了赵王去世,赵偃即位的消息。
赵偃将成为新的赵王,春申君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赵王这几个月一直让他参与朝政,明显将他当接班人来培养。春申君也调查了赵偃的身世、背景,作为庶出的长子,赵偃生活放荡,经常出入歌坊酒肆,结交低贱之人。作为一名贵公子,耽于酒色并不算什么过错,但应该在自己的家中办这些事。自己酿好酒,养美女,教授歌舞,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可以在同侪中炫耀的风流韵事;但与那些低贱的倡人鬼混,则是另外一回事,属于自甘堕落。赵偃明显属于堕落,而不是风流。
是的,王位继承有规矩,叫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但作为社稷之主,挑选合适的继承人,并让他顺利继位,是最重要的工作。子楚非长非嫡,但秦昭襄王看上了,通过把他过继给无所出的太子正妻,很简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春申君不相信,赵王仅仅是因为顺从这种继承顺序,而挑选了赵偃。也许赵偃身上真有自己没有发现的亮点?
然而,任命倡后之兄为建信君,还让他参与国事,以及廉颇与乐乘的强者相杀,让春申君彻底失望。赵国看来是指不上了!
更令春申君失望的是,赵王随即派赵相李牧出使咸阳,与秦相吕不韦结盟,还将河间之地封给吕不韦。这明显是完全倒向秦国一边。
新的一年春耕刚刚开始,诸侯之间就发生了如此之多的事,好像要脱出春申君的掌控。春申君觉得,自己该出面做些事,不能让事态就这么发展下去了。
楚使赴邯郸祭吊时,春申君让楚使观察邯郸的态度,发现新君即位后,赵国倾向于与秦国媾和;而且据说这是先王就有的遗志,赵王只是执行既定方针而已。果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