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魏殇
第(2/3)页
些外来势力,而是本土的力量。魏国的势力驱逐后,这些势力,特别是本土的势力仍然继续发挥着作用。
在压力不是很严重时,这些势力通常会与秦国的官吏合作,双方相安无事。现在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各种矛盾迅速激化,而主要指向的就是秦国的官吏。不少城邑打破县城,杀死秦人官吏,打开府库,抢夺粮食。由于秦人在县城里并没有驻扎秦军,只是利用当地人组织了城卫。这些城卫在当地民众的进攻下,毫无战斗力,几乎不战而逃。秦人占领的县城一个个被攻破,官吏几乎全都被杀死,逃出来的官吏由于担心受到秦律的惩罚,也不敢返回秦地,干脆选择逃亡,稀里糊涂地也算作被杀。就这样,河内的秦城一个个被攻破,秦国势力几乎完全退出了河内,河内成为政治真空。——这算是这场饥荒和疫疠的一个附加成果。
为了将疫疠隔绝在关外,吕不韦关闭了函谷关,断绝与诸侯的往来。但关中各地,零星的疫情依然此起彼伏,但没有在关外那样大面积流行,造成大面积死亡。
蒙骜建议,为了应对饥荒,秦国正好乘机发起一次进攻作战。陶郡由于商业发达,人员流动频繁,疫疠尤其严重,平时繁荣的陶城及其周围,商业凋弊,商户关门歇业,整个地区经济几乎停止运转。
陶守飞报咸阳,请求免除今年的上计,并进行大规模征役。吕不韦与蒙骜等人经过繁琐的计算,认为仅靠一般的征役,很难救济陶郡的灾情,必须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时,河内的暴动消息也开始传到咸阳。由于河内的秦国官吏几乎被清除,吕不韦倾向于在河内开展讨伐行动,夺回河内。不过蒙骜认为,河内的城邑过多,且民情多不同情秦国,如果要去攻打,必须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占领,以秦军的战力,这并不可取。而且,陶郡的士卒要到河内,必须通过魏国的土地,这会有很多困难。战事最好在陶郡周围展开。
于是,河济之间,濮水沿岸诸城进入了秦国的视野。最终,秦国决定,集中陶郡、三川、河内三郡之力,全力攻取魏国河济间濮水一线,打通陶郡与卷城之间的联系。
秦国决定陶郡之兵在陶城集中,进攻魏国的襄丘、长垣,向濮水一线扩张。蒙骜率领三川、河内之兵,集中于荥阳,攻占酸枣、燕、虚等城。夺取这些城池后,基本就控制了濮水上游地区,打通了卷城与陶郡的联络。
进入冬季后,疫情逐渐缓解,而缺粮的情况更加严重。在过了秦国新年后,秦军立即向预定的集结地集结。而这时,魏国遣使通报,魏王与信陵君先后去世,而李牧也开始向易水长城一线进军。
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精壮十分短少。但相比之下,粮食更加缺乏。缺粮的地带不在关中,没有那么多征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