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魏殇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魏殇

第(1/3)页

  张辄与仲岳先生草拟了一份名单,由他们两人分头通知,都是信陵君门下得力、忠诚的门客,包括夏侯先生和梁尉公子等人。一天下来,张耳和仲岳先生回到仲岳先生的家中,准备好必要的糇粮,打理了些衣物,各执了一根杆棒,只等天明城门开启,一起出了城,不知往何处去了。

整整过去了一个月,魏国宣布,魏王薨,太子增即位。几天后,信陵君的儿子报告魏王,信陵君去世。刚即位的魏王增派宗亲大臣亲自到信陵君府祭吊,宣布信陵君的太子继承信陵君之爵,回封地就封。

魏大臣经过评议,谥先魏王“安僖”:宽容平和曰安,乐闻善言、恭慎无过曰僖。对先魏王总的来说评价不高,没有什么功业,但能做到和睦听劝,勉强还算称职吧!

魏安僖王去世后,春申君遣使致吊,但其他诸侯没有能够遣使,主要原因是盗贼猖獗,疫疠流行,道路阻塞。连韩国到魏国之间交通都不安全,更不用说其他诸侯国了。

从燕赵到魏国,陆路要经过秦国的河内。河内是这次蝗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这个曾经的商朝王畿之地,富庶之乡,瞬间变得颗粒无收。河内各城邑在饥荒的压力下,起而劫掠。开始还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后来变成整个乡邑的集体行动,而行动的目标首先指向外来的秦人。

河内这个地方,在商朝时是王畿,诸王子分封广泛,几乎每座城邑都能关联到某一代的某个商王。入周后,这里是“三监”之地,周王封了三个弟弟,管理这里的商民。武王去世后,这三个弟弟集体反叛,周公旦和姜太公用了好几年时间,费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才将这里的叛乱平息下去。

为了免除后患,周公旦将这里的商民集体迁移到淮河流域,那个称为“商丘”的地名,至今未改。河内地区被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康叔。河内的贵族都到了商丘宋国,但留下的平民也仍然还是商民。他们的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周围的部落,在最初几代卫侯的英明领导下,成为一支强大的势力。

以周王东迁为代表,西方各部落纷纷东进,将沿途那些经营不善的诸侯国一扫而空。卫国这时也成为他们的进攻目标。几起几伏之后,卫国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偏居濮阳,河内被齐、晋等霸主国瓜分。三晋赵、韩、魏崛起后,这里成为三晋的势力范围,各国的地域交互错杂,但事实上谁也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各乡邑联合起来杀死诸侯派来的官吏,层出不穷。

秦国攻略河内,主要打击的是魏国的势力。魏国是河内地区的主导势力,早在魏文侯时代,西门豹治邺,其实范围并不限于邺城周围,而是包括了广泛范围内的河内。但随后韩、赵也纷纷进入这一区域,各自控制了一些区域。当然,这一地区占压倒优势不是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