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 尉缭入秦
第(1/3)页
尉缭听了李斯的话,沉默半饷,道:“秦以首级为功,杀伐为事。诚得天下,天下尽为虏也。”
李斯道:“吾固知先生之为诸侯也。吾闻诸先生,‘凡兵,有以道胜,有以威胜,有以力胜。’先生度之,以诸侯之势,道、威、力孰与秦耶?”
尉缭沉思片刻,道:“不若也!”
李斯问道:“先生将助有道,助无道?”
尉缭又沉思片刻,道:“将助有道也。”
李斯又问道:“先生之论,王务于兵者有五焉,委积多,赏禄厚,武士选,器用便,刑罚中。此五者,魏王孰与秦王也?”
尉缭想了想道:“选武士则均,余皆不若也。”
李斯道:“是故王愿先生选武士而练之,此王者之师也,先生其行之?”
尉缭道:“臣一介布衣,安敢练武士!”
李斯道:“臣于幼时,即闻大梁尉之名,练武卒,天下称精锐。先生奈何以布衣为辞!”
尉缭闻言大惊道:“卿何以知之?”
李斯道:“臣无所知也。王观先生之兵法,必深谙练兵、统军之道,王愿师事之,先生其勿辞。”
尉缭沉默了半饷,终于下决心道:“臣奉魏王命,欲以言动秦王,而就中取事。见秦王相敬,不忍害之,是以亡。卿若欲杀则杀之,或蒙赦,得性命,必窜于草莽,誓不与秦为敌!”
李斯道:“先生之言差异。先生自大梁来,必得魏王命,王焉得不知;而师事先生,敬先生之才,非以魏王也。随秦王左右,非魏王所命乎,一旦亡命,何以对魏王?与其亡而弃二王,不若留秦,而报二王之知遇也。”
尉缭道:“秦、魏相争,臣将何以自处?”
李斯道:“魏得与秦争乎?昔魏公子集六国之力,至成皋而返,不得窥秦关。今独一魏,何足争也!但备东郡之兵足矣!”
尉缭长叹一声,道:“卿之言是也!臣所献公法,实得诸魏公子,非臣所能出也。”
李斯道:“吾亦闻诸,魏公子兵法,皆门下所集,非其能也。先生世为兵,出力必多,但以尉缭为名可也。勿得以魏公子名也。”
次日,李斯带着尉缭来见秦王。秦王问道:“寡人师事先生,先生弃寡人,何也?”
尉缭道:“臣本布衣,卒得王抗礼以见,非君臣之道也。心地震动,不能自持。昨闻廷尉之教,乃敢捐躯,以报王也。”
秦王道:“秦自武安君以来,国尉常以将军守之,练兵者惟郑安平也。安平之后,无人识也。愿先生为寡人选士练卒,先生其勉之!”
尉缭再拜应喏,于是空缺了多年国尉终于得到任命。
按秦的体制,士卒的训练一般都是在乡里完成。邑民们于农耕之余,在乡邑间行进队列训练,一般都是闻鼓而进,闻金而退,全军跟着自己的旗帜走。由于兵器平时都存放在武库中,格斗训练难以在乡邑间进行,最多也就是两支队伍各执木棍,向对方冲锋。不同兵种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