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破匈奴
第(1/3)页
数千农民依托着工事进行抵抗,开始时还比较顺手,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牧民下山投入战斗,抵抗开始崩溃。
不过抵抗还是产生了效果。那些牧羊的农民将牲口距离了牧民下山的山口,向另一处山谷移动。冲在前面的牧民截住一些农民的羊群,那些农民撒腿就跑,将羊群留给了牧民。取得收获的牧民韩暨收拢自己抢到的羊群,剩下的人继续向前追击。
牧民们一路追击,不断有人取得了收获,但有更多的人下山,投入追击的队伍中。收拢受了惊的羊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冲在前面的人忙着收拢羊群,追击的人大都是那些后来的、还没有收获的人。他们一方面受前面牧民收获满满的激励,一方面也被他们的羊群延缓了追击的速度。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天,受惊的羊群在山坡上拼命奔跑,放牧的农民在后面紧紧跟着,再后面则是大批匈奴骑兵,一眼望不到头,甚至还有人从山上下来。
而就在此时,南边山谷中鼓声大振,数千骑士从关隘中杀出,身后还有一万多名士卒。
南北两座山之间相距五六十里,中间隔着一道㶟水。㶟水分别从北面和南面的山上流出,相遇后,转向东北流。在两河相遇处,有赵国的牧马之处,称为马邑。
㶟水出山之后,在盆地之内形成大小湖泊沼地。寒流来时,这里已经结了冰,现在虽然天气转暖,但气温依然不高,湖上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河面也相对较窄。骑兵从河流浅滩处过了河,抢占了河口处。
这时还有不少匈奴骑兵正陆续下山,远远望见大批士卒从对面的山间涌出,都有些呆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在惊恐中停下脚步,那些勇猛的骑士则加快了下山的速度,迅速上马准备迎战。
山下的士卒正是李牧率领的赵军。李牧在主持雁门、代郡这几年中,采取了一切手段,饲养了大批战马,制造、购买了大批战车,建造了大量的工坊制造兵器,特别是弓箭。所有的农户都被要求参与军事训练,特别是训练骑射。
在雁、代,山上放牧,山下农耕,这只是地理环境使然,山上的匈奴也有下山归顺的,山下的赵民也有亡命或被掳上山成为匈奴的,这种民间的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所以山下精于骑射的人也不少;雁、代一带长期为戎、狄所居,赵人进入这一带只是近百年的事,这里的土著并不缺少与匈奴作战的经验;加之赵武灵王以来鼓励骑射,留在这里的赵人多是跟随赵武灵王北伐的战士的后裔,这种技艺在这里并没有断绝。当匈奴骑兵准备与赵军作战时,赵军骑兵也迅速作好了战斗准备。
匈奴人长期在马背上生活,弓马娴熟,但他们的马在高原上蕃育,一般营养不是很充足;而山下的马匹虽然数量不多,但有充足的草秣喂养,体力要比匈奴马好得多。两下一冲,赵军因马力的原因,弥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