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战宜安
第(2/3)页
建筑的城池,应该是李牧屯集军需物资所在,兵力不多,城池也不坚固,就像一块没有爪牙的肥肉,是明显的作战目标。
桓齮的主力所处的位置在巨鹿东南。在巨鹿、呼沱、黄河围成的区域中,主要是湖泊湿地,其间散布着几处较高的陆地,建了城邑,如扶柳、昌城、杨氏等。在这片区域内行动,从水乡来的南郡兵最为得心应手。他们驾着舟楫,一天能行五六十里。桓齮各部沿着巨鹿湿地的边缘各城邑分散布置,如沙丘、南宫、观津等地,只派南郡兵四出打探消息。李牧的驻地就是南郡兵打听到的。
桓齮和李牧之间隔着长达百余里的茫茫大湖,只能以小股兵力相互探查。而李牧由于有本土的优势,还能够借助周围的邑民打探秦军的动向。
在了解到李牧的兵力部署后,桓齮决定率领南郡的水兵,借助湖泊的掩护,偷袭李牧的后方。他亲自率领南郡士兵一万人,分驾数百艘小船,依次在那些城邑内落脚,最终登上太行山边的陆地,占领了最近的一座城池,叫宋子城。这里距离李牧的军需所在地赤丽、宜安大约三十来里,是一个理想的前进基地。
在宋子城休息几天,打听清楚赤丽、宜安两城的兵力布置,亲自视察了周围的地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平地起墙),桓齮于夜间率领五千南郡兵出发,留下五千人防守宋子城以及船只。五千人分成前后两队,前队两千人均是动作敏捷的攀爬能手,准备以偷袭动作进入城内,夺取至少一个城门,并坚守到后续部队到达。后队三千人是全军的精锐,勇武善战。
为了保证任务的隐蔽性,前队两千人各只派出一百人隐蔽接近城池,大队则集中在后面五里左右。前队打开城门后,即于城上放火,后队立即跟进。两名公大夫突进到城墙下二三里的位置,直接观察突击队的进攻动作。
但两座城池的偷袭都失败了。赵军在城墙上悬挂了许多吊铃,秦军攀爬时触动了吊铃,发出响声。在寂静的夜晚,这种响声更加明显,很快赵军就集中到秦军突击的位置,秦军上去一个抓一个。后面的人发现不妙,赶紧后撤,又遭到石块和弓箭的袭击,只有十来个人得以逃回。
两座城池都是如此,表明赵军已经预判到秦军的袭击,这时继续偷袭已经不必要。两名公大夫各率一千人开始强行爬城进攻。然而,城上赵军的防御也十分凶猛,除了大量的弓箭射下,还打下了大批石块、废陶器等。纵然有少数秦军登上城墙,城墙上的战斗也十分顽强,几乎无隙可乘。两名公大夫发起了好几次进攻,都未能得手。
这时,桓齮率领后军到了。
他下令将两千人集中用于攻击宜安,放弃攻打赤丽。而赤丽的守将也十分主动,他打开城池,放出约五百士卒骚扰秦军攻城。而秦军一旦攻击他们,他们就撤到城下,城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