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聚会1】
第(2/3)页
门心思在香江发展;更不要说,他的代理的拉链、尼龙等产品,在六十年代初期每年就可以有几百万港币的收益,恐怕到了1972年,郭德胜的身家已经是大几亿港币的级别了。
至于合和地产,虽然是在1969年成立的,但胡应湘的父亲胡忠是香江的‘的士大王’,家族还有一家老牌地产公司——中央建业。业界和媒体在1972年‘华资地产五虎’上市时,最看好的地产公司,就是胡应湘的合和地产;因为胡应湘是美国名牌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回港在港府的工务局做则师和技术官员,上市前,可以从汇丰银行借到1500万港币。所以在股市正旺的时候,合和市值最高,一度高达36亿港币;若不是假股票事件,合和也不至于落后四大家族。
恒隆地产是进入地产最早的‘华资地产五虎’,在50年代初就已经进入地产行业;得益于60年代初与港府的一次换地交易,实力迅速壮大;当时港府需要恒隆拥有的九龙荔枝园后面的一个山头,兴建玛嘉烈医院,于是用何文田山与恒隆交换;恒隆在何文田山发展期恒信苑住宅楼宇,大赚一笔,奠定了公司日后在地产业发展的基础。
‘华资地产五虎’实力不俗,恒大地产却也不落后于他们,甚至还略有胜出,特别是商业楼宇上面;当然,若是将银行贷款拿出来比较,恒大地产的实力却是落后于新鸿基了。
此时,林荣亨也不敢大肆发行新股了,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自己的股票已经被稀释到61%左右,实际只拥有52%,因为有9%的股份是林荣亨从万国宝通银行借钱购买的物业,然后再纳入恒大地产,增持了9%的股份,当然也是自己的股份。股份变少,就意味着林荣亨在高点套现的资金变好,所以林荣亨要想在1973年到1974年抄底,需要注意一下了。
第二,恒大地产的很多利好套路已经用过了,需要慎重再用,就算有套路,也要留着1972年地产高潮时利用。
......
第二天,林荣亨来到中环的陆羽茶楼,走进雅间一看,还真是明年的‘华资地产五虎’,以及恒生银行的何善衡、何添等人,廖创兴银行的廖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