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民国女英雄13(七千)_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39】民国女英雄13(七千)

第(2/3)页

璃碎渣,这东西我有,可以堤防一些畜生。”

  她家有狗,又长得难看,还被人觊觎呢,这俩姑娘能不防着点儿?尤其她们的经历,还是人尽皆知的。

  而她,也仅限于传说,私底下议论,当着面可不敢这么说她,因为当初是政府过来给她盖的房,分到的两亩地还不交税,房子盖那么好,那么大,外地人能得到这么好的照顾,可不仅仅是‘烈士遗孤’四个字能说明白的,所以相对的,她的日子就好过很多,谁让她看起来有些神秘呢?

  李秋霞和刘彩花对于安怡不是不好奇,比如同样是受过伤害的女人,为什么她能把日子过的这么好?她家里就好像百宝箱一样,什么都能变出来,尽管她说是捡来的,可有些东西根本就不像是能捡过来的。

  不过她们却是看着她从地窖里拿出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她当初是怎么背着人装进去这么多东西,实在是太神奇了。

  当然,疑惑归疑惑,姐妹俩谁都没有问,折腾了差不多十来天,才算将家里家外收拾的齐整。

  院墙高三米,上面扎了很多玻璃碴子,前院后院都看不到她们家里的情况,连门都挡的严严实实,三个女人在没有任何男人的帮助下,就这么把房子修好了?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连屯长那边进展的都比较顺利,落户这么快能办好,甚至一听受过伤害的女孩子单独落户,很痛快就给办了,可见,谁都有怜悯之心,偏偏女孩子的家里人,唉……

  “你们家这地盘修过之后,可比我家还气派呢,屋后还有一棵梨树一棵柿子树,也都圈进来了,以后谁想摘可没那么容易了,还有这些磨盘……,”

  最让安怡吃惊的是,当她们挪开一堆石头后发现,这家居然还有一口隐藏的水井?

  后来一想人家原来是做豆腐的,这肯定是嫌弃外面担水麻烦,所以修了这口井,但却是偷偷自己挖的,要不然周边的村人怕是都来他家担水,安怡看到这口水井,直呼她们俩有眼光,选了这么块风水宝地。

  “姐,要不你来跟我们一起住吧?你住堂屋,我们俩住厢房,这么大的地方,你看修完之后,多好,多大?村子里那些长舌妇,嫉妒的眼睛都红了呢!”

  安怡笑着摇头,“金窝银窝不如我自己的狗窝,我呀,才不来和你们一起凑热闹呢,不过,有了这口水井,你们也得装装样子,去外面挑水,大不了挑来的水都用来浇菜呢,就每天趁着人多去担点就行了。”

  “姐,你放心,我们明白。这以后啊,咱们就关起门过咱自己的日子。”

  安怡想了下,“如果日后遇到好男人,你们还,”

  两个人想也不想的摇头,“不了,就算有真心实意对我们好的,我也不想我的孩子被别人戳脊梁骨一辈子,那对他们太不公平,就这样挺好的,以后咱们仨不管谁先走,剩下的人就负责办理后事,最后一个人,就受委屈了,不过到时候咱们屯的人,应该不会不管的。”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心酸呢?

  安怡叹息一声,拍了拍她们的肩膀:“不说这个了,我来教你们日后的生存之道吧?”

  今年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八年成立公社之前,五年的时间,就算提前一年不去做生意,至少还能干四年不是?

  她空间的母牛又怀崽崽了,那头小牛也长大了,四年之后,正值它的壮年,因为这是她自己养的,势必要提前把它收进空间,要不然就成集体的了,她必须要提前将能想到的都想到,要不然得吃大亏。

  她们仨女人,日后就承蒙它的照顾了,大生意她没打算让她们去做,抛头露脸的,再让她们受人诟病?

  有些事有些话,前些年已经听够了,从跳河之后,她们就不是原先的她们了。

  所以她想教她们做豆腐。

  “做豆腐?”姐妹俩吃惊的捂着嘴,下意识的转身看院子里的磨盘和水井,在看到安怡认真的表情之后,不确定的再问:“这是真的吗?”

  “当然,我说过要教你们谋生的技巧的,巧了,豆腐我会做,你们选的这个宅子,也为你们提供了不错的条件,咱们也不需要去镇子上卖,就周边的几个村子,就够你们卖的了,你们放心,我敢保证,咱家做的豆腐更好,这样一来,冬天咱们也有生意,就算不卖钱,也能换粮食不是?拿豆子过来,咱们也给换,有了豆子,其实可以做很多东西的,比如大酱,酱油,腐竹,这些都可以做咱们家的衍生物,”

  “姐,你一定读过书吧?”安怡不置可否的耸了耸肩:“读书又如何?我现在只是个农民。”

  一句话,大概又想起了一些不堪回首的过去,姐妹里眼圈一红。

  “姐,我们谢谢你,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学的。”

  安怡也不解释自己的过去,很明白的告诉她们:“做豆腐很累,咱们要不停的捡柴火,磨豆子,”

  两个人同时一笑,“累不怕,怕的是闲,越是闲,我们越是发慌,做噩梦。”

  安怡深吸一口气,又轻轻吐出来:“行吧,既然你们不怕吃苦,那我就用我带过来的豆子,教你们做,首先就是挑选豆子,一定要挑选光滑饱.满,没有坏的豆子,面相差咱们留着自己吃,拿出买的,一定要选好的,”

  “如果将来有人拿豆子过来换豆腐,也不要计较太多,只要大差不差就行了,一般而言,一斤豆子能出2-4斤豆腐,要看豆子的质量,水质,还有技术,太软太硬了都不好,这个比例需要你们慢慢摸索,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失误,这都是正常现象,你们也不用太担心。”

  “能出四斤豆腐的师傅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一般能出两斤半都三斤,都算不错的了。想出三斤以上就得用科学的方法,需要精确计量,包括豆子泡的时间长短,磨豆子的水量,烧豆浆时间,点豆腐的时间,卤水量,点豆腐师傅的技术等等,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每个人手下出来的,都会不一样,时间长了,有了经验,才能总结出来。”

  “还有,这豆腐做好了是会往外出水的,刚做好的豆腐带水,那时候秤可能会比较多些,我说的两斤半到三斤是水出净了以后的数,有些手艺差的连两斤半都出不到,不过再差也不会低于两斤二两,低于这数的那就不叫会做了,”说到这儿的时候,姐妹俩也跟着她笑了。

  “你们不用担心咱们做豆腐会亏,做这个辛苦是辛苦,利润薄也是真的,但是做豆腐应该是最安全的生意。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剩下的豆渣呢,咱们还能做豆渣饼,你说咱亏哪儿了?”

  “我教你们做的,是卤水点豆腐,不是石膏点豆腐。”

  后世人提到石膏,会直观的觉得这东西是化学品,实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