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弦音和晚钟
第(2/3)页
见是刘富宽,伴随着尖叫、嘻骂、咒诅、怨愤的种种吵嚷,埋怨声浪立时如猛涨的海潮,不过也很快退去,没有谁再追究纸团和小里村的事情。恢复以往的安静之后,伴随我的是愈加昏沉沉的头痛,同学们小声的闲聊变了成千上万在耳边嗡嗡飞舞的苍蝇。慢慢也都消失了,我重新拿起书来,因为打断了思绪,只得再重头看起,不觉为弄玉的誓言所感,仰头长长舒了口气叹道:“天净碧云起长空,笙声遥传望苍穹。明日中秋月洁时,华山吟当与谁共?”
“咯咯咯咯……”身后突然传来低低的笑声,回头看时,蒋忠碧和李芳笑我这叹息。
李芳拿过我手里的书看看名字:“莫非你就是明星岩的异人?可有箫笙之盟?”
我便羞得面红耳赤,不敢直视她俩,只慌乱不知如何言语:“看到动情处才忘形了,什么箫笛的,我都不喜欢,到是空谷弦音最合意了,看那‘知己失,指音绝,凝泪恸秋衫,曲水寸肠断’的伯牙,又何不是人间真情?再看那‘冬尽春来早,梅隐何处芳。柳垂嫩草径,鸭戏老荷塘。平沙落雁愁,青山立樵望。欲晓音为谁,聂政与韩王。’琵琶、筝、二胡、古琴……哪一样不胜管乐多矣。”
“也不见得吧,”旁坐的刘富宽拐着我说,“《夕阳箫鼓》用琵琶弹的远不如管弦乐好。”
“什么琵琶、古筝这些,我全不理会,”胡光勇过来挨着坐下,“再者那也是远古的事情,论乐音之妙,我独爱吉它,只有吉它才是当今之物。黄家驹一曲而名动天下,是何能比?”
李小林也不知何时围了过来:“我也觉得吉它好,你们说的那些都太过高古不接地气,我就喜那接地气的调儿。”
“就是、就是,我还想学学吉它呢!”胡光勇即刻兴奋起来,轻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曲子,我们也便和着一起唱:
深夜花园里,
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月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若你有朝一日学成,便是那伯牙了,我也就是那仲子期,专听你的曲子,”李小林说道。
“胡说,胡说,”胡光勇立即制止道,“纵然你是子期,我是伯牙,若你先走,我便摔碎那琴了,琴有何罪?所以得我先离去,你可好好把那琴收捡起来,断不要枉摔了它。”
众人都笑起来,说哪里就言死说活的。我见聚拢的人愈发多了,头又昏沉,怕闹成起始的模样,便不再理他们,闭上眼休息。李小林见我无精打采的,伸手摸摸我的额头,“好烫,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爬桌上休息一下就好了,”我说。
“那我们不再打扰,你好好休息吧!”胡光勇也说。
“没事,”我半睁双眼,“听见好悠扬高远的琴声,仿佛溪水在山间绕转,”我说,其实真的有琴声自耳畔传来。
“是你痛昏头了吧!好好睡,下课我们叫你醒,”刘富宽说。
琴声悠扬,声声入耳,闻来亦如梦如幻。我倦意顿消,循声而去,渐至河沿的山峦深处,青云消散,天空露出一个明如碧玉的圆月,白光漫天倾洒下来,大地山川舒展了,随那微风中的琴声飘浮。河水映着月色,粼粼波光与对岸的烟火交相辉映。沿河偶有新莲几枝,正吐露芬芳,两三楼船划水而行,转过湾岸漂浮在远方的轻雾中。河这面绵峰叠嶂,蛙鸣蝉咏、枝摇娑娑,对岸楼宇幢幢,诗颂雅吟、笑语轻谈,都随琴声送入耳内。再看屋宇绫窗,又有歌舞的影又有曲艺的调。寻声沿河徐徐而上,此岸的青山被垂柳挡去大半,又有高松翠竹遮眼蔽目,彼岸街景楼台却在眼前尽情舒展,熙来攘往的人群点染其间。再移步几许,桐影矗立的水岸露台,台沿一溜灯火,琴声便自露台间轻纱纬缦的掩映下悠悠而出,那弦指轻扬,月明河璨、山影烟婉,刚入这画境便醉人迷离,心清神觉。
“可还记得此曲?”抚琴者并没有停下手指的拨动,轻声细问正似这月的轻柔,影的淡然。
“姑娘问我?”我良久方才回过神来问。
她叹息一声,没有回答。
“落花恹恹,春水年年。与君在侧,衣袂翩翩。何君之别?无失无怨。何殇及此?月影寒泉。只记得后‘落花’八句了。” 我方言罢,忽觉幻影空相隐隐浮沉,又都渐淡渐散了,随风卷进漫漫长空。那是何处的诗?又寄了何人的情?伤了何时的岁月?拾起残断的离愁,我只感到心灵深处千古遗留的过往。
她听我诵完,哀哀叹息,停住手指,琴声在静夜嘎然而止。
“此曲名为《侍鸾》,当年桃花仙子拟《春江花月夜》的格作词,明嘉靖二年(1523年),乐师张驰在伯安(王阳明)处获得,谱曲而唱,友人王松友弹琴相和,便流传下来。其意甚为哀怨凄凉,字字透人肺腑。落花八句最早见刻于桃源洞石壁之上,疑为一和尚所作,然而又与传说出入,后此刻消失。‘落花’八句是对桃花仙子的哀悼,与《伏鸾》相生相和,共为一曲,名《关声赋》,无论《伏鸾》还是《落花》句,过中细节我也是恍惚不清的,”说完,我却全然想不起怎么知道这些的,不觉惊异。
“此曲极难,识的人渐少,今已失传久矣!你却还记得如此详细,已足够了,”姑娘笑道,“我再弹与你听,倘为所感,你我当重逢于冥水,切记,莫负此约。”说完,再拨动琴弦,那琴声又起,与晚风的浅唱相和,声声感人肺腑,曲尽琴止,再望岸台,纱缦空影,灯熄人离,只在脑际仍回响着姑娘的离别之语:“莫负了冥水之约。”仿佛又身临昨日之景,声声入耳如此熟悉。而姑娘所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