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样板(三)
第(1/3)页
困民国只有东西两道国门,东国门出去经三十里峡谷和三十里丘陵地带之后便抵达青丘国黄金草原边界;西国门再往西的孽摇山脉东段为尫界边界,山脉以西的頵羝峰与绿谷隘口接壤。困民国南面也是尫界与外世界的边缘,北面边疆是延绵整个困民国北部的禺稿山。东西南北四方均为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这也是大扩张时期没有被侵略的主要原因。国内南北两面环境恶劣,气候条件不适合居住,不听话的百姓便被流放到南北两地,再年轻力壮也活不过十年,通常只需三年五载便会在虎豹等猛兽出没、生存物资严重匮乏、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下死去。
“国家物资必须合理分配,给到你需要的,不是你想要的,”困民国的统治者对百姓说的这极为关怀的话是他们常见的教条之一。
没有货币,不准私人交易,所需物资按家庭人头数量在计划的时间段给到相应的票面,百姓拿着票面到指定分配点领取即可。不准私人建房建屋,住房也得申请后根据家庭成员数量分配到位。统治者对外宣称,他治下的百姓吃穿用度、衣食住行都是免费的,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就不允许商业存在。
在困民国,教育也是国家调配的,当权者对教育的管控非常严格,什么样的阶层获得什么样的教育,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资源都是额定的。村里子女通常只上三年学,能识字计算即可。最高学历只有皇城大院以上的子女才能享受,他们甚至可以周游列国求学深造。
从生活、教育、居住地等方方面面把人民限制在自己应有的范围内形成困民国铁的秩序,“你是地踏,就别想做瓦当;你是粪叉,就别想进厨房。” 村民有村民的生存空间,市民有市民的活动范围,从上到下的流动可以被默许,从下向上的越界就是对秩序严重的破坏,这些从人员流动时严格的审查机制便可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