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子蔫坏!_大明:我为皇太孙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子蔫坏!

第(1/3)页

  杨士奇出现在京师并非朱允熥记忆出错,而是他自己想来看看。

  至于来京师的原因,当然是被朱允熥强力的施政措施所吸引。

  他自幼丧父,年幼时曾一度改随继父姓罗,因继父罗性官至德州同知,也算一直处在官宦之家,因此他对仕途有着别样的热衷,  尤其是目睹继父得罪权贵而被流放戍边,对权力就更加地执着。

  得知朝堂剧变,今年已经二十七岁的杨士奇再也坐不住了,他打算来京师碰碰运气。

  之所以跑到皇家钱庄来借钱,就是想知道宝钞改制的效果,要是真的能身无分文就能借出钱来,他正好可以上书直言弊病,  只可惜凭他所学,对于皇家钱庄的所作所为挑不出一点毛病。

  他知道任何事都有破绽,但是商业不是他的强项,只能从政策上着手,然而还是一无所获。

  现在正值皇太孙大肆收权改制的阶段,想入太孙之眼,就必须有过人的本领。

  军事上他自认为也有所学,但这东西再过十年也轮不上他来指手划脚,因此只能从政事上着手。

  然而令他感到无奈的是,皇太孙所行所思皆与常人大不相同,那是既有武人的作风,又有改制政体的野望。

  虽然继任储君之位还不到一个月,但强势的作风已令世人皆惊。

  洪武皇帝的集权行为已经够过份了,还为此搭进去了数万人的性命,皇权可以说已达古往今来之鼎盛,如今储君还要集权,这是要顺天者倡逆天者亡吗?这也太霸道了。

  杨士奇心思百转的时候,朱允熥也认真打量了一下杨士奇。

  “杨先生应是读书人吧?据我所知,  大明有黄册,且十年更始,  无官凭路引不得出,杨先生此来京师所为何事?”

  朱允熥没有自报姓名,而是追问起杨士奇来京的原因。

  相比于杨士奇的鼎鼎大名,他更想重用一下将来推荐杨士奇入翰林的王叔英。

  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王叔英作为方孝孺的至交,对国家的忠诚同样不输于方孝孺,靖难之时,此人可以说是全家殉难,全都是自杀的那一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