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观鼎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观鼎

第(2/3)页

州一鼎,聚于禹王,代表九州将自己与天沟通的权利托付给禹王,承认只有禹王是天子,能与天沟通。夏、商、周一路传下来,九鼎一直是天子的象征。武王伐纣后,曾“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但归商所有的九鼎并没有运回周的首都丰镐,而是请召、周二公在洛阳兴建新的都城,以安放九鼎。从此洛阳九鼎就成了周天子的象征。

                  虽然传说如此,但这九鼎到底是什么铸成的,却并无定论。依现在的认识,夏朝时,冶铸青铜的工艺还不足以铸造如此巨大的鼎;但商朝的技术是足够的。这九鼎的铸造时间应该不晚于商代,如果没有重新再铸,它们入咸阳时,已经至少八百岁了。由于器型巨大,搬运不便,这九鼎几百年间就保存在洛阳的“明堂”里。

                  明堂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现在也不清楚,大约是个大亭子吧,由四根柱子支撑起一个大屋顶。由于四面没有墙,阳光可以充分地照射进来,和白天也昏暗的正堂相比,这里更加光明,——这就是“明堂”名称的由来。四面无墙,那自然风雨无阻,日晒雨淋是常态,九鼎的保存状态其实很差:表面铜色暗淡不说,不少地方还生了绿锈。

                  秦代没有建筑明堂的传统,大鼎运进咸阳后,就这么在章台宫内露天摆放着,很随意地盖上个簑盖,算是戴了个草帽,免了它日晒雨淋。

                  代表雍州的鼎伤损尤其明显。五十多年前,秦武王依仗大军开进洛阳,赶走周王。身强力壮的秦武王要试一试自己的力量,就把代表雍州的大鼎举了起来。可惜的是力量不继,举起来了支撑不住,大鼎掉下来砸断了秦武王的小腿,秦武王不久死去。而那只鼎也因为撞击而变了形,一只足也裂开了,用两片竹简束缚着固定。按理损伤如此严重的鼎应该在一群鼎中显得十分醒目,但其他的鼎也都灰头土脸的,雍州鼎的其实也还泯然于众鼎之中。

                  各国诸侯的使臣最关注的自然是自己所在州的鼎。燕、赵使臣久久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