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河东征兵
第(1/3)页
秦王祭天之后,即调南阳守摎入咸阳,整顿军队,讨伐魏国。
冬至日征集军队,不仅在秦国,在当时都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事。过了冬至就是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这个时候就是在呆在家里都觉得冷,更不要说出兵了,稍有疏忽,那都是要冻死人的。以往在穰侯主政时,秦国总是在在十月十五,过了年立即出兵,那时天还不是很冷;到了战地,立即拿下几座乡邑城池,作为驻军之所,然后对敌方进行清剿、围困,把敌国周围的粮食以数吃光,造成敌方的粮食困难;等春天快要到来时,敌方一般难以支撑,通常会提出一定的条件求和,秦军也就趁势退兵,士卒各归农亩。这是常例。而在数九寒冬的时节集结部队,行军就在要最寒冷的气候下完成,而且很可能到春天还无法结束战事,从而耽误春耕。
除了调南阳守返回咸阳外,河东也同时接到征兵的命令:河东必须在一个月内,于蒲坂集中士卒三万人。命令特别提出,其中至少一半人必须由汾上诸城提供。
蒙骜立即将命令传达给汾上诸城令尉,每城出兵五百人。
汾上诸城,即汾河沿岸的一大片土地,是河东土地最为肥沃,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带,长期以来就是韩国的土地,领头的平阳曾经是韩国的国都。从商鞅开始,秦国多次对河东用兵,但矛头所指都是魏国,很少打及韩国汾上的土地。魏国将自己在河东的土地全部献出后,汾上之地就成了孤岛。自从白起担任河东守后,平阳就明里暗里屈从于秦人的管理,后来就这么“和平演化”成了秦国的土地;只不过双方还有默契,秦国只征税赋,仍由韩人依据韩法来治理。
从长平之战到现在,汾上诸城一直老实地缴纳着赋税,但却从来不承担服役的义务。汾上本来就是河东最为富庶的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很大,现在又被默许不用服役,就有不少心思灵活的人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