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朝秦
第(3/3)页
第一个出来媾和,而且姿势一定要标准。韩王认为,他的行为赢得了秦王的认可,韩使腾是惟二被秦封为郡守的使臣。
基于同样的理由,当魏王邀请他共抗秦国时,他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打起来,秦军自然首先打击魏国,韩国只要自保,等两国打出结果来,自己再找准时机媾和,就既挑动了两国相争,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他对秦军远涉山水,前来攻打魏国甚至还抱有一些小期待。
但他的希望落了空。魏王遣使告诉他,秦军伐魏,并不是伐大梁,而是找了个偏僻的小地方虞来显示自己的武力。虞就在秦的身边,秦伐虞可谓不费吹灰之力,挑起两国相争的计划泡了汤。而且魏王还通知他,为了保信安邑,他决定与秦国媾和,遣太子入秦为质,并承认秦国的天子地位。
韩王马上想到,在与秦媾和的问题上,自己可不能落后。魏国如果与秦国媾和成功,再把与自己结盟共同抗秦的计划说出来,秦军的打击就会再次落到自己头上;甚至魏王为了讨好秦王,主动请战讨伐自己也不是不可能的。魏国的姿态已经放得足够低了,除了臣服,还要献出太子为质。韩国的姿态如果要更低,那就只能自己亲自入秦,以臣礼朝觐了!
这不是随便一个诸侯都能下的决心!战国之王,万乘之尊,谁不是群臣仰望,阿谀奉承的对象,谁又甘心对他人低三下四!但赵王不同,他为了自己的宗庙社稷,甘愿身受屈辱!忍人所不能忍,方能谋人所不能谋!这是父亲告诉他的。如果能保得社稷固若金汤,自己多少受些委屈又算得什么?太子安再三劝谏,要他不要亲犯险地,说秦王无信义,以前劫持楚王就是明证。韩王坚决不从。反而以一种悲怆的态度对太子安道:“若父未归,汝即即位。当奉社稷,勿以吾为念也!”
他觉得自己的计谋又成功了。秦王不仅准许了他来朝,还特许他带万人的仪仗。而魏太子增,随从不过才百人。显然,秦王对自己的信任超过了魏国。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