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河东之重
第(1/3)页
散朝后,子楚命王龁、内史绾和蒙骜三人留下,同往偏殿议事。
秦王的确身体已经很不好了,走路步履蹒跚,需要子楚搀扶。他等群臣退去后,才在子楚和近侍的搀扶下缓缓站起来,以免被大臣们发现自己的窘态。秦王对蒙骜笑道:“祭天之后,遂不良于行。天怒之威,一至如此!”
蒙骜大惊,伏地而拜道:“王何言也,臣不敢领命!”
秦王示意让蒙骜起来,道:“寡人年愈七旬,亦寿考矣,死无恨也。惜太子体弱,所恃者,惟子楚耳!”
蒙骜道:“公子纯孝,上事君王,下纳良言,诚宗庙社稷之所依也。”
秦王道:“皆群臣之所扶佐耳!”
到了偏殿,子楚扶秦王坐下,自己也侍坐一旁。王龁、内史绾、蒙骜依次坐下,一名谒者在不远处的几案上展开简册,准备记录。
秦王对蒙骜道:“今日之所议者,盖河东之事也。蒙卿其详言之。”
蒙骜对着笏板,择其要点,将河东的治理经过和河东目前的形势概述了一番。他记得内史绾曾经提醒他,秦王身体不好,一定不能长篇累牍地说,只片刻就将河东之事说完。
秦王沉默片刻,道:“简、惠之时,秦以内乱,魏文侯用吴起,以河东夺吾河西,滨洛而有上郡。秦发兵五十万击之,卒为魏卒五万所破,至今耻之!献公城栎阳,孝公作咸阳,欲以复也。自孝公以降,凡三世而至寡人。赖先祖之德,上郡、河西、河东皆入秦。——然犹有恨焉。安邑在魏,则威四海,动天下,栎阳一日三警。何安邑之入秦也,则不堪?寡人以张禄、白起先后治之,虽稍以振,不复昔日之观。是寡人德薄耶?山川之异耶?神旨福耶?蒙卿久居河东,盖言河东之状,其可复振耶?”
蒙骜伏拜道:“臣德薄才鲜,贻君王之忧,死罪死罪!”
秦王道:“非卿之罪也。寡人先后以应侯、武安君治之,皆无复振也。蒙卿所为,盖亦过应侯、武安也。”
蒙骜知道这一次他已经躲不过去了,秦王必须要从他这里得到治理河东的策略,而听秦王的意思,绝不是一两句空话就能蒙混过关的。他只得打点起精神,小心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夫治国之道,民为上,民以食为天。是故治国者,首在得民,其次力田。魏献安邑,秦但得其地,而归其民,是无安邑也。”
秦王道:“安邑,魏之故地,其民心向魏,不安于秦。以归故之。乃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及九县之。”
蒙骜道:“安邑,故魏地;而魏,故晋臣也。三晋之地相错杂,河东之境,秦只得魏地,而韩与赵不与焉。魏与韩赵,兄弟之国,魏得籍力;而秦与韩赵,敌国也,必分兵守疆。安邑在魏时,有户十万。入秦,虽设九县,县才数千户,无满万者,且需守边,无能力田。民之贫庶、攻守之势,皆异于昔,是故强弱之势异也。”
秦王道:“今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