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邯郸商道
第(1/3)页
无论是当时的工具,还是当时的燃料,反复回炉精炼都是一件费时费料、成本高昂的工作。十炼、五十炼的铁远非一般家族所能承受。当时一柄普通的五十炼短剑,价值将近二千钱。就算是十炼的铁农具,也不是一般农户所能承受,只是秦国推出了政府主导的公租方案,秦国的农民才有了使用铁农具的可能。对其他诸侯国的农民来说,主体还仍然是木制或骨制农具,如果能有一件铁农具,几乎可以传世。至于铁制的兵器,如果以五十炼作为标准,成本已经超过了青铜!大体上只能作为贵族的玩物,而无法批量装备部队。
就算是农具用的精铁,十炼和二十炼质量也截然不同,虽然都是黑黢黢的一堆,耐磨损、抗折断能力也不相同。吕不韦与郭氏相约,卖给河东的精铁应该是二十炼,河东按一千钱一斤购买。
炼铁的高炉一般不能熄火,重新点火达到同样的温度将耗费更多的燃料。郭氏是邯郸拥有最大的铁产业的商人,武安的炼铁炉数他的最多,下游的精炼、制造作坊也以他家的产业为著。不过这一次,郭氏没有想着独吞,而是公开对邯郸的铁商们宣布,他将收购所有二十炼的精铁,价格是每斤五百钱。每斤五百钱其实比十炼铁的市价高不了多少,但郭氏一则是批量购买,二则是应收尽收,让铁匠们免除了推销、积压的烦恼,所以响应的人还是很多的。同样是在新年,平时就不能休息的铁匠们,更是加班干起来,能够多打几斤二十炼铁,就可以多收获几千钱。那意味着今年全家的饭钱有了。
有了郭氏出面协调,前往河东的商道顺利了许多。第一期货物主要是铁,特别是专为河东打造的二十炼铁;也夹杂着几船其他的货物。凡是参与与河东商业活动的巨富都派出人员,随船而行。对于富商大贾来说,卖出货拿到钱并不是经营的终结,能够买到好货,才是经营真正的妙谛。河东虽然是故晋国旧地,韩魏故都所在,但久不在商业版图,昔日的繁华已经散去。如果河东仅有能力收购铁,那它的商业意义是不大的;要能从它那里采购到别的地方需要但又缺少的货源,那才具有真正的商业意义。所以以前吕不韦的考察,以及现在这些大商人的代表,都要去观察河东是不是具有真正的商业价值,以及如何开发出它的商业价值。
由于时间仓促,第一期中二十炼铁只有百余斤,其他的都是块铁,总共有五百斤。如果只是五百斤块铁,那这一趟大约只值五万钱,但那一百多斤二十炼铁一下子将价值冲上去了:百斤二十炼铁,就值十万钱!
作为商人,他们在出售了自己货物后,开始在河东寻找自己满意的货源。吕不韦贩卖到邯郸的羊自然是他们重点考察的对象,而且他们还在市场上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