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归乡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归乡

第(1/3)页

  计议已定,秦国报丧的使者进入了邯郸。由于使者披麻戴孝,声称“丧事”,赵王于第二天早朝后,就接见了他,在座的还有主要的卿大夫。

使者衰绖上殿,哭拜于地,道:“敝邑之王薨于初秋,臣等恨不能飞报于王,惟王垂哀!”

赵王依例询问秦王去世的经过,使者按照国内预定的内容回答。使者的回答并没有避讳秦王于前年郊祭时感染风寒的事实,并承认与秦王病情加重有关:“敝王于五十四年冬至郊祭上天于雍,偶感风寒,遂致寒热,月余乃定。虽日衰一日,犹勉力于朝政,今岁亦大宴群臣,无所失也;然春日未得籍田,乃命公子子楚代之。自春至秋,王乃不起,朝政皆废,群臣旦夕侍于宫外,群药数进,终不得效。乃于七月庚午薨于甘泉宫。”

赵王叹息片刻,复问道:“其继者何?”

使者道:“太子柱继为秦王,谥先王昭襄。以公子子楚为太子,尊其母唐八子为唐太后,与先王合葬。”

赵王道:“子楚太子久居邯郸,有贤名,策之当也。寡人闻秦王多舛,其能视事如此,盖秦之福也。”

使者道:“王虽体弱,然明于理,事则尽付群臣可也!”

赵王道:“此所谓垂拱而治是也。秦与赵,兄弟也。吾欲亲往吊之,恐遗秦王之忧。将遣大夫往!”

席间一名大夫于座中起,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篇祭文朗诵出来,不过是表明秦与赵之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兄弟情谊。

待这名大夫诵完祭文,使者再拜称谢,道:“公子正,蒙王教训,至今十载,未归咸阳。先王未见曾孙,今王亦欲见长孙,愿王赐还!”

赵王本来是打算放赵正回去的,但秦使主动提出来,却要拿一拿架子,沉吟不语。旁边一名大夫道:“秦数攻赵,若无公子正,安知其不攻乎!”

秦使道:“秦与赵媾,非止一时,岂因公子正耶!秦赵相攻,又岂怜公子正耶!父子,人伦之常也,孝之先也,安忍离彼父子骨肉耶!”

赵王道:“公子正在赵数载,吾甚爱之。一旦而归,吾有不舍……然断不肯离骨肉之情。贵使但报于王,公子正必归,将遣使而送之也。”

秦使再拜道:“敝王祖孙相见,皆王之赐也!”

在剩下的几天里,秦使还拜见了平阳君和廉颇,表达了秦王的善意。两人也都没有什么别的话说,只表示愿赵秦两国永相友善,互不相攻。随后,行人府派人告知秦使,赵将以柏人侯李昙为使,其子邯郸守李崇为副,向秦王献祭。邯郸守与公子正情笃,愿入秦为官。秦使领了命,匆匆返回咸阳报告。

秦使离开邯郸后不久,一名北方的密使敲开了赵国大夫乐乘的家门,向他报告说,燕王即将攻赵。乐乘大惊,燕相栗腹不是刚刚对邯郸进行了友好访问吗,那时的态度多好,怎么回去就翻脸了呢?急忙向平阳君报告。

乐乘是乐毅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