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练卒
第(2/3)页
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两天后,洛阳各城和市坊都悬挂了洛阳尉的另一个布告:洛阳将募兵五千,有愿应募者,先进行半个月训练,择其优者募之;训练期间,给半食。
当天报名的人不过百人。
第二天,洛阳城卫、渑池士卒和宜阳士卒,开始以百人为单位的队列训练,报名的百人也参与到训练中。训练就在西周公城外的校场中进行。
西周是周王的附庸,也有几千人的部队,城外的校场不小。当周王号召天下诸侯伐秦时,西周公也集结了五千士卒。所以秦人有足够的场地进行集中训练。
队列训练是所有训练中最基础,但也是最枯燥、乏味的训练内容,而其中更基本和枯燥的内容就是立阵!
大广场上,几千人要顶着寒风,分成若干方阵,腰杆挺直,一动不动地站立一个时辰才许休息;而一天要站立三次。那些来应募的,许多只站了两天就支撑不住,自动退出。其他的人,也有在几天后,支撑不过去,自动退出的。渑池或宜阳的士卒退出后,准许他们自行回家。
这边有退出的,那边也有新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有新的人报名应募,甚至有人认为站上三个时辰就能得到半食,也不失为失业时应急的一个办法。
半个月来,吃完早餐就训练,三个时辰的训练结束就能吃晚餐;凡是站不够三个时辰的,就没有晚餐吃。
王城外的广场是洛阳最繁华的地段,秦军每天的训练都能落到大家的眼中,而且有不少人围观。对那些支撑下三个时辰的人,周围的人也抱以鼓励:“今则食矣!”能够吃上晚餐,就是对训练最好的奖励。
半个月中,不断有邑民前来应募,也不断有人退出。半个月后,能够坚持下来的人被宣布应募成功。这时就能看出不同人的素质差异:洛阳人体质最差,二千多城卫,二三成都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而那些按布告来应募的邑民,淘汰率更是高达四成以上——第一批人只有五十几人最终入选。相反,韩民的表现相对较好,无论是宜阳人还是渑池人,都只有一成左右的人没有通过第一阶段训练。
半个月训练结束的这一天,这二三千人站在广场上,还没有完成的训练的应募邑民坐在场边,秦军从城人抬出好几大筐铜钱,各种品相的都有。一百钱穿成一串,每人给了三串!——这是他们一个月的佣价!
应募成功的人依次走到各筐前,从官长手中接过三串铜钱,围观的人发出啧啧惊叹声。三百钱,就算是在洛阳,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有的!洛阳的粮价一般是一石二三十钱,一个月十石粮,那绝对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
真金白银地发了钱以后,无论是应募成功还是准备应募的,训练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毕竟谁都不会对钱有仇。随后时间里,每天都有几十人应募成功,从官长手中领到三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