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7章 李斯
第(1/3)页
使者将安陵君的话,以及缩高自杀的消息回报信陵君,信陵君的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他在魏国的地位完了!
信陵君以“贤公子”闻名诸侯,这个“贤”字,可不是说他多么有才能,而是说他是道德的标杆。而安陵君和缩高用抗命质疑了他的道德地位,扯开了他的道德光环,这对信陵君的地位而言是致命一击。
另一方面,安陵君可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安陵虽然地方不大,实力不强,但却是很有地位的魏公子。安陵是魏襄王时的封君,而魏襄王是魏王和信陵君的爷爷,信陵君和安陵君是血缘亲近的堂兄弟,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的!信陵君用武力威胁自己的堂弟,逼堂弟去做不忠不义的事,还被堂弟打了脸!这都不能说是污点,它绝对是信陵君的死穴!如果安陵君将事情闹大,诸魏公子一定会对信陵君群起而攻之。
信陵君只得息事宁人。派出使者向安陵君道歉:“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敢再拜释罪!”自己则为缩高服丧,素服缟素,自居于厢房中。对管城的战事自然也就停下来。
这时,韩王也派人质问魏王:“魏与韩盟,而攻韩城,非同盟之义也。”同时将集结于阳城和新城的韩军撤下来,向华阳集中。信陵君与安陵君闹矛盾,导致缩高自杀的事也传到大梁,大梁城内民情汹汹。魏王立即派人到前线,召回信陵君。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兰陵讲学多年的荀况,又要将一批学成的弟子送下山去,他们将奔赴各行各业,成为一代天骄。
其中的两名学生,韩非和李斯,故乡相距不远,韩非是韩公子,住郑城;李斯是上蔡人。上蔡位于各诸侯国交汇之处,归属不定。最早当然是蔡国的都城,后被楚国所灭,长期归于楚国。后在楚、韩之间交替不定,现在则归于韩国。
韩非和李斯年岁相当,几乎在荀况入兰陵讲学后不久,于同一年入学。
入学时,两人都是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经过七八年学习,他们都过了而立之年。现在学成归来,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
毫无疑问,荀况的学生都是人中才俊,而韩非和李斯则尤为出色。尽管他们的人生起点是那么不同。
韩非是韩国的贵公子,从小聪明过人,读书既多且杂。年纪轻轻就向韩王进谏,只可惜缺少政治能力,虽有见解,却无法落实。加之从小就有口吃的毛病,韩王并不看重。
听说当代大儒荀况被春申君聘到兰陵,专一讲学后,他向韩王提出愿意前往兰陵求学。韩王虽然看不上这名小弟,但他的生活要求还是尽量满足的。不就是去学习吗,同意!如果被哪个诸侯看上了,自己也少了许多麻烦。
李斯出生的时候,上蔡还是楚国的地界。他只是在庠序上了公学,成年后就在郡里当了名小吏。能够在郡里为吏,对于乡邑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