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反攻太原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反攻太原

第(1/3)页

  魏军退兵后,王龁、蒙骜和摎都回到咸阳,祭吊秦庄襄王。摎是秦宗室,被封为麃公,与王龁、蒙骜一起都拜为将军,仍回各郡为守。考虑到上党、太原,河东、河内相距遥远,只设一个郡难以管理,于是又分设了上党郡和河内郡。内史绾赐王氏,改任上党郡守;为了表示对魏国的善意,将太子增的一名师傅遥封为河内守。在魏军完全撤军后,秦国依约送回太子增。

在太子增返回大梁前后,大梁城内关于信陵君在诸侯中威望颇高,诸侯只知有公子不知有魏王的传言甚嚣尘上。开始还只是有人打小报告,后来干脆有人正式上书,指控信陵君目无君上,居功自傲。魏王虽然一概不予理睬,但也没有处分上书的官员。信陵君自然也从自己渠道得知了这些消息,当他得知消息的源头竟然是晋鄙的家臣、门客时,顿时心灰意冷。太子归来后,诸魏公子都投到他的门下,信陵君在朝中的地位更形孤立。信陵君只得上书,说自己年岁已高,从此不再与政,推荐新回来的太子执政。每日下朝后就在家中置酒歌舞。见信陵君已经不复往日,几个月中,有不少门客相继辞去。

秦庄襄王下葬后,就进入了秋收季节。秦国也从秦庄襄王去世后的非常时期,渐渐转为常规运转。各地邑民脱去丧服,恢复正常生活。

秦王即位后,每天上朝只是听政,由诸大臣议论,然后由吕不韦决策、执行。秦王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出言干预。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正处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必须强迫自己控制住发言的冲动,压下好奇心,只能听,不能说。

他只能将求知的欲望投向郎中。他不时向郎中令请求,让郎官们就某一问题撰写策问。这一日,郎中令道:“相邦荐李斯为郎。李斯,上蔡人也,从学于荀子,必有高见。

秦王道:”既相邦所见,策问秦何以应诸侯?“

几天后,李斯的策论递了上来。与平时那些郎官两三简的策论不同,李斯的策论整整写了十简。

”胥人者,去其机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扫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李斯让秦王以“天下一统”为目标,抓住当前时机,积极作为,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人提过的。秦王看了,就向吕不韦提出,要请李斯出任自己的长史。吕不韦自然没有二话。长史的职责,类似今天的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是主官的属官,主要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