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 畼无诡
第(1/3)页
阳城是韩地,但吕不韦早已经遣使知会韩王,自己将派兵借道韩地,进攻魏国,连进军路线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这种正大光明的态度,完全是上位者的压制,充满了自信和威慑:有胆你们就坑我!对此,韩国不仅不敢拒绝,甚至都不敢轻易起异心。韩国有一些不长眼的臣子进谏说“秦国无礼”,主张韩国进行反击,马上被上位的大臣给骂了回去,不许再说。秦军进入阳城地界时,阳城大夫按事先的约定,组织邑民,供应粮草、饮水,提供营地,丝毫不敢怠慢。
从洛阳下阳城,到魏国境内的畼、有诡,有两条道路,其一是从颍水北上,穿过一片谷地,进入洧水上游,出山后再向东越过鸿沟,进入魏国境内;其二是顺颍水而下,过阳翟,再向东经许县,过鸿沟进入魏地。前一条路明显要近得多,但要经过郑城城下,韩王坚决不同意。为了让秦军绕道阳翟,韩国同意沿途韩城供应秦军粮草,并允许秦人在这条道路上修筑驿道。
秦军进兵畼、无诡固然有警告韩国的意思,但也不愿意将韩国逼到墙角。吕不韦同意了韩王的要求,让蒙骜沿颍水进军,同时修筑从洛阳到鸿沟的驿道。
蒙骜率军三万沿颍水进兵,沿途都有韩地的城邑供应粮草,提供住宿。随后的大军七万人,则由洛阳尉蒙武带领,先在洛阳,后在阳城、阳翟,沿颍水修筑驿道;而后,再相机往许县、鄢陵方向修筑。筑路不同于行军,要在一地停留较长时间,这支七万人的筑路大军,由韩地的城邑供应一半粮食,另一半由洛阳供应。
十几年前,阳城、负黍曾经被将军摎率领秦军攻克,但秦军并没有占领这里,韩王不久又恢复了对这里统治。经过十来年的建设,勉强恢复了旧观。但在郊外,秦人与韩人作战的痕迹依然斑斑可寻。蒙骜大军由于有充足的供应,加之要等后面的筑路大军,并不急于前进,而是在阳城、负黍一带颍水河边屯驻下来,每日操练。在这期间,蒙骜于闲时即往各处,寻找十多年前作战的遗迹。
蒙骜一直等到蒙武的筑路大军越过轘辕关后,才领兵而去,转入阳翟。阳翟大夫要将蒙骜请入城内,好生招待,但被蒙骜拒绝了。他每天住在营中操练士卒,派出斥侯哨探周围的情形。
吕不韦明目张胆地向韩王借道,取代魏国,韩国虽然不敢拒绝,但也将这一消息传达给了魏王。魏王得知秦军将来伐魏,也开始进行作战准备。魏王让刚刚逃亡来的赵国将军廉颇,亲自沿鸿沟一线布置防线,最低限度不能让秦军突往大梁,最好是连鸿沟都过不了。廉颇领命后,率领自己的门人,带着几名魏国的官吏前往鸿沟一线实地勘探。鸿沟沿线多是平原地带,有大量的大小河流从这里流过,虽然能对军事行动造成些妨碍,但并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