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武遂方城
第(1/3)页
成蟜与建信君谈话时,樊于期也退出了大堂。但他其实并没有完全离开。他是辅佐成蟜的大臣,他只需要退到门外,成蟜的所有行动,其实都不能回避他的。
建信君所谈论的内容,樊于期在咸阳时也有耳闻,但已经被三代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断然否决;立赵正为太子其实是秦昭襄王的决定,目的是扶吕不韦上位!吕不韦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这些事可能在子楚迎娶各诸侯王女前就已经定下来了,而且只限于秦国的最上层知道,后来迎娶的姬妾们恐怕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已与王后无分。
但樊于期先后任职于宗正府和郎中令,他是知道这些事的。子楚回国后,首先就报告了自己在邯郸生下了一个儿子;当时就对子楚这个儿子的血缘是否清白进行了一次审核,特别是这个女人还是个歌姬。结论时,这个儿子是子楚的亲子无疑,证据是在子楚与其同居期间怀胎,怀孕期超过了正常孕期。这几乎杜绝了一切其他可能。正因为对赵正的血缘关系毫无疑问,秦、赵两国都认可了赵正是秦国在邯郸的质子身份。
成蟜送走了建信君,回到堂上嗟呀不已。樊于期也就上堂,故意问道:“建信君其有言于公子乎?”
成蟜没有任何犹豫,直截了当地回答道:“彼言秦王非先王所出,盖吕相之子也!”
樊于期道:“此事臣亦有所闻。然诸先王皆言其虚妄,公子未可信也。”
成蟜道:“吾固不信也,其奈众口何!”
樊于期道:“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公子其慎之!”
成蟜道:“谨喏!”
进入秋收时节,秦、赵两国同时声势浩大地将对方的质子送回国。赵国动用的是君侯的仪仗,五千士卒;秦国动用的则是太子仪仗,一万士卒!洛阳大致位于邯郸和咸阳的中点上,双方约定在洛阳举行交换仪式。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交换地点。按理,护送质子应该一直送到对方的国都,至少也应该送到对方的边界。但如果这样的话,从邯郸出来无论向向西还是向南走上一百多里,就到了秦国边境;而秦国则要千里迢迢远送到几乎是邯郸城下。这种严重的不对等,在秦国是无谓的消耗,在赵国是严重的威胁。约定在洛阳交换,既照顾到双方的面子,又照顾到双方的实际利益。
护卫长安君的赵军自然不能走河内,那在名义上已经是秦的土地了,尽管秦国只控制着少数大城邑。他们只能选择走水路,这样才能勉强把洛阳算进秦国边地。
赵国的船只到了卷城,早有王翦派船前来迎接。百余艘大小船只自然无法全部在卷城停靠,它们在王翦的带领下全都进入荥泽,安排到荥阳周围驻扎;而赵使团和长安君一行则入住荥阳城。
和子楚入质邯郸只有随从十人不同,长安君入质邯郸可谓意气昂扬,随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