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下邑
第(2/3)页
核心力量。不同的护卫有自己熟悉的线路,在这些线路上,他们有人脉、有资源、有见识、有情报网,这些都是单靠武力不能解决的。
刘季要前往大梁,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从彭城到大梁六七百里,沿途的护卫不是一条线可以完成,要经过多次中转。从彭城沿丹水而上,一般要经过下邑、虞城(不是河东郡的虞城。虽然它们都曾是虞国故都,但并不是同一个国家)、谷城、外黄等多次中转,才能到达。
彭父为刘季介绍了多个商家,最后一名外黄商家决定聘用刘季。这名商家运货规模不小,也很有实力,一个人独自聘用了五名护卫,往大梁运送多种货物。他听说刘季将往大梁投奔信陵君,十分高兴,决定聘用他;而其他商家一听说刘季不是专门从事护卫工作的,都不愿意聘用。
负责这条线路的护卫也在这几天回来了,因为要凑齐五十人的护卫,刘季又等了几天。按照规矩,刘季在这位外黄商人的店铺中住了几天,与押运的人员相互熟悉。
商队终于凑齐了,彭城的护卫只负责将商队护送到下邑。到下邑后,再另外找人护送到下一站虞城。如此一程程护卫前进。
经过几天准备,商队出发了。刘季重新佩上他的剑,随着护卫一起出发。这一次他没有执长杆,只是使用普通的木棍,而且这些木棍在到达下邑后就要缴回,不能带到下一站去。这支商队中有少数商家是往来于彭城、下邑之间的,这意味着到了下邑,还要重新寻找商家,重新组织卫队。
出彭城的第一站是萧城。萧城并不在丹水岸边,距离丹水还有二三十里距离。由于彭城和萧城都是繁华之所,这一路上人烟稠密,邑里相望,看上去一片太平景象。
在萧城夜宿了一宿,商队继续出发,离开了萧城地界。杂草众生的荒原开始出现,人烟渐渐稀少。带队的首领提醒大家小心在意,这种地方极有可能隐藏有盗贼,特别是水盗。虽然这支商队有数十艘船,上百人,但也不敢大意。小贼这时固然不敢出来,一但出现盗贼,就是大盗。刘季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剑,握紧了手里木棍。这根木棍两关带着铜箍,比沛县那种单纯的棍棒,增加了杀伤力,用力挥舞之下,打断人的胳膊,甚至打碎人的脑袋,是完全可能的。
刘季经历过一次盗贼的袭击,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他从王父的口里认为,当盗贼都是为生活所迫,无奈的选择,从彭城到萧城一路如此繁华,他想不出来,为什么会有人去当盗贼。
从萧城出来,丹水渐渐流入荒原,两岸多是湖泊湿地,长满的芦苇和其他一些水草。如果在这里藏上几十百余人,从外面绝对无法发现。首领让船家尽量沿河心行船,不要过分靠近两岸,这样当有盗贼突出时,船上有时间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