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 夏太后
第(1/3)页
目前,虽说一切政事都交由吕不韦处理,但从根本上说,吕不韦是代秦王处理国事;而在秦王还未亲政时,名义上掌管秦国权力的,是秦王的母亲赵太后。太后传来的教令,吕不韦不能置之不理。
吕不韦实在想不出要以怎样的理由加封嫪毐。就算是宣太后,有能力亲自执政时,也未将自己的情夫封哪怕一个小官,临死前想让一个情夫陪葬,也被秦昭襄王拦下了。赵太后这个教令,几乎可以认为是典型的乱令。
但吕不韦不敢就这么直接拒绝。他将太后的教令下给大臣们廷议,大臣们一致认为,太后的教令不合秦法,不能遵照执行。吕不韦将廷议结果反馈给太后,太后发来一书,道:“成蟜为质于赵经年,功当封君;嫪毐侍国母,有功于国者不后成蟜也!”随文书还附上嫪毐在雍城的种种行为,都被赵太后认为是有功于国者,——在吕不韦和群臣看来,简直是胆大妄为,干预政事!
吕不韦私下问秦王对此的看法,秦王思忖了片刻,道:“太后在雍城,得嫪毐之侍,相父乃能静心执国。孰有得失,相父其权之。”吕不韦想了想,也是,如果赵姬还在咸阳,每天和自己纠缠不休,那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就让太后和嫪毐在雍城鬼混吧!
吕不韦在下一次廷议时,作出决断:秦律的解释权属于秦王,秦王没有亲政,太后就是最终裁决者。太后说嫪毐有功,那就是有功,臣下不得妄议!吕不韦的意见得到了廷尉的支持:太后的意见没有符合不符合秦律的问题,因为太后的教令就是秦律!
有这两人的意见,群臣终于不再提出异议,决议按太后的教令,封嫪毐为长信君,但只封君,却没有给封地,算是留了一手。
封君的文书发到雍城,并经由驿道发往各郡。但咸阳并没有派使者过去,因为雍城就是秦国的都城之一,而且是宗庙所在,地位比咸阳还高;而且太后目前就在雍城,派任何人去都没有太后的地位高。太后自己宣布了对嫪毐的加封,由于册封令中没有明确嫪毐的封地,太后先给予了嫪毐大量赏赐,随后向吕不韦为嫪毐讨要太原,理由是太原守蒙骜突然去世,太原守空缺,将太原封给嫪毐几乎不需要发生什么人事变动。
吕不韦又去征求秦王的意见,秦王道:“嫪国,但取禄耳;勿令就国,何伤!”
吕不韦将太后的教令发下廷议。众臣既然同意嫪毐封君,太后为他索取封地,自然是太后给什么是什么,反正是你们秦家的家产,秦家女主人要送给谁就送给谁吧,只要她不是让嫪毐去当郡守,真的去治理太原就行。太原改称嫪国,也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无关大局。稍加议论后,也就同意了。
朝会后,秦王建议吕不韦,将太原去年的上计全数拨给嫪毐,让太后心安,不要再来什么奇葩的教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