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蕲年宫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 蕲年宫

第(1/3)页

  秦王的冠礼由宗正一手经办。

按礼,男子的冠礼由父亲主持。但秦王是个孤儿,父亲早亡。好在爷爷儿孙满堂,足有二三十个子女,其长子虽然不成器,但也无劣迹,在子楚继位秦王时,他作为长兄也很出了些力,办了几件事。作为大伯父,是替代子楚的当然之选。观礼的宾客包括秦王的其他伯父、叔父、姑姑、姑父,担任九卿的宗室成员,以及在秦氏中有威望的其他家族成员,足足有数百人之多。这一次他们将集体前往雍城,在宗庙内共同见证秦王的冠礼。他们早就不在雍城居住,也很少参与宗庙的活动,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前往雍城,进入宗庙。

为秦王加冕的大宾和赞宾,对身份地位有很高的要求。他们一般不应是秦王的同族,又要德高望重,这才有资格为秦王加冕。宗正选择了秦王的两个舅舅,姑奶奶和楚王所生的两个儿子。这二人在父亲偷跑回国时,一个才三岁,另一个还在妈妈肚子里。二十多年过去,这两位身兼秦、楚两家王室正统血统的公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身份高贵,举止雍容,又是秦王的长辈,按理是不二人选;但二人也都不过二十多岁,单从年龄上说,只能算是秦王的兄长;要说是翩翩浊公子倒也没有异议,说是德高望重却实在谈不上。但宗正的理由也很充分:谁能在异姓中举荐一个比楚王孙血统更纯粹的人来?吕不韦虽贵为相国,但他是庶人,连观礼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宗正的安排,秦王一律不表示意见,完全交由三公九卿公议,并由雍城的太后裁度。经过洛阳、咸阳、雍城之间数度往来,冠礼礼仪终于成形。

二月底,春暖花开,秦王在卫尉和郎中令的陪同下,启程前往雍城。本来,从洛阳到雍城走水路又快又舒适,但秦王不同意,一定要水陆并进,以陆路为主。他道:“王者,民之牧也。民必见王,乃能从之。未知王之所在,彼将何从?”

根据“天子六驾”的规格,秦王准备了六驾马车。驭手和车右由太仆和卫尉委派,前面由骑兵开道,后面由骑兵押后。随从只有赵高、李斯等十人,不带女眷。应用的物品由宗正和奉常押送到雍城,自然不用秦王押运。护卫、随从沿途所需粮草均由驿站提供,也不用随身携带。就这样,辎车也有一二百乘。

秦王宣布,自己沿途要进行斋戒,不食荤腥,独居静室,不着锦绣。专门要求每天的餐食只从郎卫们的大鼎中舀取一碗足矣,不要单独置办;而且这事还落实到由赵高等随从亲自办。

从洛阳到雍城,一千五百余里。如果轻车快马,半个月可到。一般正常行军,一个月也到了。但秦王要按规矩行事,每天只行三十里,几乎沿途的每一处驿站都没有空过,必然要在其中食宿。既然秦王沿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