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秦魏伐楚
第(2/3)页
春平君当政,春平君既是自己的长辈,在咸阳又是自己的监护人,这一层关系怎么也摆不脱。如果说让吕不韦入邯郸取代春平君的地位,不仅春平君不会答应,群臣也不会答应,自己也说不出口。
大梁的使者回来,也告诉了他所看到的情形:“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屎矣。”赵王邀请廉颇本就是小儿心态,觉得廉颇在赵国名望很大,却没想到人总是会老的。现在听使者一说,廉颇的确是老了,可能还不如赵葱呢,心也就淡了。加上春平君本来就反对廉颇回来,群臣中似乎也没有人提出,自己也不好坚持,廉颇的事也就不再提起。
赵王不要廉颇,楚国的李园却没有忘记这位在赵国大名鼎鼎的名将。他暗中派人多次与廉颇联络,并最终遣使到大梁,正式聘请廉颇到楚国为将。吕不韦自然也在他的网罗之中。只不过吕不韦也和对赵王一样,不置可否,要看一看情况再说。
听说廉颇被迎请到楚国,秦王即遣使指责魏王纵虎归山,逼魏王解释是否有诸侯合纵之事。魏王再三声明并无此意,说明廉颇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只不过靠着一股勇气,敢打敢拼而已。现在已经老了,无力再上阵打仗,魏国养了他十年,不愿意再养他,所以才将他送到楚国去。在秦王的压迫下,魏王答应了与秦王联合攻楚的要求,以表明自己绝无合纵之意。
部分郡所征的士卒集中到了河内,以替回去年征发的士卒:这大体上只需要从原有的郡将士卒派去即可。陇西、北地、上郡等郡人口不多,士卒一般集中到咸阳接受集训,算是守卫首都。三川郡第一年派出的人较多,第二年派不出那么多人,但有河东、太原等郡的士卒作为补充。河内郡
南阳、南郡、汉中、蜀郡、巴郡以及关中各县征发的士卒大约五万人,分成三部:南郡、蜀郡、巴郡三郡的士卒约两万人齐集南郡江陵,汉中、南阳两郡的士卒一万余人集中于南阳宛城,而从关中征发的两万人则集结于荥阳。这三部分别在尉缭及尉府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秦王派昌文君进驻宛城,统一指挥各部作战。
魏国任命了自己的统帅辛梧。辛氏本籍上党长子,他年轻时到大梁谋生,以武力入军中,积年升至营司马。上党入秦后,辛氏族人有仕秦者;后来上党反叛,更多的族人被迁往陇西。秦王遣往魏国的使臣中,有辛氏人,借着这一关系,魏王委任辛梧为这一军事行动的统帅,以示对秦友好。
其实盟军的统帅军事能力还在其次,主要是得到两方政治势力的认可。辛梧就是因这种政治原因成为全军统帅。真正打仗的时候,秦军有秦军的主将,魏军有魏军的主将,辛梧只要协调两者的意见就行。
秦王本来还要强迫韩国也加入联军,三军伐楚。但韩王表示自己兵力不足,只能为秦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