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韩非被囚
第(3/3)页
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修守备,戎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韩叛,则以韩、魏资赵假齐以固其从,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夫进而击赵不能取,退而攻韩弗能拔,则陷锐之卒勤于野战,负任之旅罢于内攻,则合群苦弱以敌二万乘,非所以亡赵之心也。
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重币用事之臣,明赵之所以欺秦者;与魏质以安其心,从韩而伐赵,赵虽与齐为一,不足患也。二国事毕,则韩可以移书定也。以秦与赵敌衡,加以齐,今又背韩,而未有以坚荆、魏之心。夫一战而不胜,则祸构矣。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夫一动而弱于诸侯,危事也;为计而使诸侯有意我之心,至殆也。见二疏,非所以强于诸侯也。臣窃愿陛下幸熟图之。
实在地说,这篇论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先说韩多么顺服于秦国,后说如果韩国叛秦合纵,秦国有多么危险,最后的建议是,还是应该将打击的重点放在赵国身上。
韩非这篇表章放到秦王那里后,秦王阅罢,沉思半饷,将这篇表章批转给李斯,让他针对韩非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面对这么明显的站队,李斯自然不可能站错,他上书道:
诏以韩客之所上书,言韩子之未可举,下臣斯。甚以为不然。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秦与赵为难,荆苏使齐,齐、赵之交未必以荆苏绝也;若不绝,是悉赵而应二万乘也。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今专于齐、赵,则韩必为腹心之病而发矣。韩与荆有谋,诸侯应之,则秦必复见崤塞之患。
臣斯请往见韩王,稍召其社稷之臣;因令象武发东郡之卒,则齐人惧而从苏之计。赵氏破胆,荆人狐疑,必有忠计。荆人不动,魏不足患,则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愿陛下幸察愚臣之计,无忽。
李斯自告奋勇愿意去韩国,敦促韩王割地求和。他建议秦王,找个由头将韩非拘禁起来,以此为借口向韩王问罪,以逼迫韩王让步。
由头很快就找到了:韩非派往郑国报信的武士未能潜出咸阳,就被秦人发现。毕竟,韩非公子只有那十名随从,还有两位女人和两位僮子,真正的成年人只有六人,大约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认识。武士虽然化了妆,但还是被巡守的士卒认出。略加搜索,就找到了韩非写给韩王的密信。依次上报,到了内史府。内史带着这封密信报告了相府,二相立即入宫报告秦王。
秦王即令内史与廷尉联合审理此案。
人赃俱获,韩非也无法申辩什么,他只称愿与秦王相见。但秦王根本不见他,将他和随从一起关进了云阳的监狱中。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