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灭赵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灭赵

第(1/3)页

  李牧离开东垣后,赵葱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免掉了司马尚的军尉,重新任命了新的军官。但赵葱发现,就算自己也无法将部队撤出战斗,回援邯郸。尽管赵葱万分焦急,也还是不得不和李牧一样,每天往返穿梭于各营垒间,鼓励士卒,调整兵力,竭力维持阵地不失。

十来天后,韩仓又发来赵王的教令,限令赵葱立即率领北方部队,沿元氏、柏人、邢地南下,打破秦军对邯郸郊外的进攻。如此明确的指令,显然赵王和颜聚经过了认真的商议。当初赵葱在邯郸时,总觉得邯郸的局势危急,急于让李牧摆脱对方,来救援自己;现在自己处在李牧的位置上,才知道李牧的任务更加不轻松。但韩仓提醒赵葱,李牧是怎么死的,赵王发来的命令不能不遵守。赵葱一咬牙,反正都是赵氏的江山,自己遵令而行就是了。

李牧在被迫构筑第二道防线时,还准备了不利情况下的第三道防线:退守呼沱水一线。赵葱现在就宣布启动这一过程。他让东垣大夫沿呼沱水展开防御,准备船只,组织北方部队过河南下。北方部队的精华是骑兵,虽然现在骑兵的力量已经受到极大的削弱,但也仍然是这支部队的脊梁。

如此复杂的调动,如果由李牧来组织也许还有成功的希望,但赵葱的能力显然不足以组织如此复杂的敌前撤退。不几天,王翦就发现了赵军防线的削弱,并迅速将力量投入到这些方向上,并突破了赵军的防线。

赵葱率领着部队节节抵抗,竭力维持战线的完整,以掩护部队渡河。王翦很快就查清了赵军的意图,向着赵军渡河的津口发起一轮又一轮猛攻。而赵葱指挥着后卫部队拼死抵抗。战斗在滋水一线激烈地展开。赵葱按照李牧的计划,指导着上万赵军死守滋水,双方士兵的鲜血染红了一片又一片河段。骑兵在整个滋水两岸往来驰骋,士兵和马匹的损耗犹为巨大。在滋水一线坚守了十天后,赵军的步兵三万人渡过呼沱水,而留在滋水两岸的后卫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则只剩下数千伤员。赵葱将他们撤退到呼沱水上的津口,秦军随后尾随而来,赵葱一面命令伤员上船,自己带着最后一批能战的赵军冲入秦阵,他们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秦军没有像往常一样肆意屠杀赵军,斩下他们的头颅。甚至都没有干预重伤员上船——如果他们愿意,他们是可以将还未上船的重伤员截下的。

现在已经秋凉,王翦没有急于渡河,而是从容地在呼沱水以北攻城略地,兵锋甚至直指易水河畔。

赵葱阵亡后,渡过河去的三万人无人带领,也不能南下邯郸,被东垣大夫编入防守呼沱水的部队中,加强防守力量。韩仓回到邯郸,添盐加醋地描述了一番北方集团的情况,把战败的责任全都推到赵葱身上。赵王这一番折腾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