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伐燕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伐燕

第(1/3)页

荆轲虽然被秦王砍了八剑,却都不致命。但荆轲现在无疑是生不如死,廷尉逼问他们幕后的主使,以及他们在秦国的后援,他们虽然都如实交代了,但仍然被折磨得没有人形。最终,两人都被肢解后斩首。

太子丹催促荆轲迅速启程,本来是为了避免秦军在入冬后发动对燕攻势;但荆轲的行刺反而激怒了秦王,给了秦王发兵的理由。秦王立即昭告天下:燕王以使臣为刺客,这种严重违背外交礼仪的行为大逆不道,必须严惩!打着臣服的名义,而行暗杀之实,迹同谋逆;燕使当着诸侯使臣的面刺杀出使国国君,更是不仁不信不义,是对做人最基本原则的严重践踏。秦王宣布,王师将于十月大张旗鼓讨伐燕国。

对秦王强势的昭告,诸侯国谁也不吭声,集体保持沉默,只有自立为代王的赵嘉公开谴责秦王,表示秦军残灭诸侯,隳堕宗庙,侵夺社稷,是天下大害。宣布将与燕王一起共伐秦王。

赵公子嘉带着随从百余人逃出邯郸,在中山国境内与燕王取得联系。燕王派人将他迎回蓟城,让他到上谷居住。

上谷是燕国的一个郡。大约在赵武灵王修筑赵北长城后不久,燕国也派遣大将秦开展开对匈奴的作战,夺取了西起修水河谷,东到辽东半岛以东浿水流域的大片土地,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个郡,并在五郡的北部边界修筑长城,西起造阳,东到襄平。这个事件的主要部分也许就发生在燕武成王时期,如果不是建立起这样的功绩,这一代燕王怎么当得起“武成”这个谥号。而大将秦开的孙子,就是和荆轲同往咸阳的勇士秦舞阳。秦家与燕王有如此深的渊源,也不怪太子丹如此信任秦舞阳。只不过秦舞阳最终未能战胜自己的恐惧,错过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五个郡中,最靠西的上谷郡与赵国的代郡仅一山之隔。将赵嘉安排在上谷,任由他自称“代王”,有利于赵嘉利用自己的影响吸引赵人进入上谷;而赵嘉愿意到上谷驻扎,除了代郡经历那场大地震后残破不堪外,巩固与燕王的关系也是重要的考虑。这一年中,逃到上谷的赵人大约有数百人。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与秦国有仇,对赵国忠诚的义士。

率军灭赵后返回咸阳的将军王翦,再次被派往前线,与新任的邯郸守辛胜一起,指挥伐燕之战。在伐赵之战中建立功勋的李信作为巨鹿守,王翦之子王贲作为上党守,蒙武之子蒙恬作为太原守,都率本郡士卒参加作战。蒙武本人回到咸阳任内史;蒙武的另一个儿子蒙毅则被召到秦王身边为上卿。

目前驻于巨鹿郡(即原中山国)的秦军,主体部分是从邯郸迁徙过来就食的赵人,大约有五万人;还有李牧军团的残部。秦军士卒也有四五万人,主要部署在呼沱水以南,这些秦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