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易水以西
第(2/3)页
来,进入射程范围内后,车左也开始射箭。
通常在秦军射出三至五箭时,燕军就会冲到近前。如果燕军战车的速度较快,势头很猛,秦军通常避向两侧,放这乘战车冲过去,而弩手会向失去了战车保护的燕军步兵射击,直到步兵也冲到阵前,双方展开白刃格斗。
事实上,真正发生白刃格斗的情况不多。通常,当燕军步兵失去战车保护,遭遇秦军弩兵攻击后,会主动后撤;而车兵在冲到秦军阵地后方后,也会以相对主动的战术动作,撤回己方阵地。双方重新整队后,再战一场。
一般而言,经过这么两到三次交战,太阳就该偏西了。于是双方鸣金收兵,带着各自的伤员回去。由于各自的后方还有一支接应的生力军,所以双方也都没有追击的欲望。
作为秦军而言,他们利在远距离射击,所以通常不会逼得太近。作为燕军而言,他们有战车作为依托,可以从很远的距离发动冲锋,也不会逼得太近,双方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战场上,进行着战术表演。
太子丹每次都让代王嘉的赵将率军顶在前面,一支战斗力较强的燕军放在后面接应。因为他知道燕军的战斗力无法与秦军相比,哪怕是赵国人的秦军。每天作战下来,太子丹都将代军的缺额补足,伤员由燕人进行救治。几场战斗下来,所谓代军已经几乎全部是燕人,只是指挥官还是赵人。但这些燕人经过了战场的考验,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
王翦也采取了与燕军相似的轮换战术,只不过轮换得更加彻底:头天在二线接应的军团,就是第二天一线作战的部队。一天的观摩,足以让观战的五大夫们生出许多想法,他们会在第二天试验自己的想法,检验新战术的效能。
就是这一点细微的差别,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一个月战斗下来,秦军个个得到实战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而且作战一天能得到一个月的休息,体力也有充分的恢复时间——虽然粮食还是不足,不打仗时每天只有半食。相形之下,燕军能战之士一天天减少,马匹也开始供应不上,只能将劣马拉上战场凑数。
当第二轮例行公事般的战事再度拉开时,秦军与燕军的战斗力差距开始变大。秦军敢于更加贴近燕军发起进攻,甚至有人敢于于戈头去钩击燕军的马蹄;他们的射击也更加准确——这主要不是因为射术的提高,而是心情更加安定的结果。
燕军以更大的伤亡和更多的马匹损失结束了第二个月的较量。第二个月,他们的伤亡率从什一上升到什二甚至什三,也就是说,每场战斗下来,总有两三千人带伤。这样的战损比,让燕军难以承受。就算燕军有十万人,十天半个月就要伤亡三分之一。燕太子丹紧急要求蓟城补充兵力,并将伤员接到蓟城治疗。
蓟城给他派来了五万人,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