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伐楚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 伐楚

第(1/3)页

似乎是因为自己的决定遭到否决,王翦以老病为名,辞去一切职务,回家养老。秦王遂任命年轻的李信和蒙恬为正副将军,率军伐楚。

大梁被水淹,魏王开城后,秦军既没有疏浚鸿沟,也没有占领城池,任由大梁泡在泥水中,大梁民众只得四散到周围的城邑中,大梁在十几天后就成为一座空城。随后王贲到广阳郡走马上任,秦军则在新的将领率领下四出平定故魏疆土。

魏在济水两岸的地域还是很广的,东南有故宋国的核心地带,东边还从秦人手中夺取了陶郡。现在,它们都成为秦国的疆域。有趣的是,秦王这一片广大的区域命名为“砀郡”,郡治既不在魏都大梁,也不在宋都商丘,甚至都不在更加繁华的陶邑,而是设在最东南的一个角落:砀山。这里紧贴楚国边界,将郡治设在这里,显然是为了方便下一步对楚国作战。

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魏国边境小城鄢陵的封君安陵君拒不接受秦王改封的命令,坚持留在原地;他派唐雎出使咸阳,据说唐雎拔剑威胁秦王,迫使秦王同意了安陵君留在原地。鄢陵只是一个小城,封地不过五十里,秦军举手可灭。安陵君是一个个性耿直的人,他不仅抵抗秦王的命令,也曾经抵抗过信陵君的命令;那一次是信陵君攻打管城,要安陵君出面招降管城的守将,安陵君严辞拒绝。可能真实的情况是,唐雎与秦王达成了臣服的协议,以一定的条件(比如出兵、出粮支持作战)留在原封地。在整个秦世,鄢陵都不曾设县,大约安陵君还是保留了他的封地。

相比之下,信陵君就比较凄惨,他的封地被全部占领,后世被剥夺了封号、宗庙,成为庶民。

一年一度繁忙的秋收开始了。燕国所在的广阳郡在春天结束了战事,没有耽误农时。而魏国所在的砀郡,大梁周围的万顷良田都毁于一场人为的水灾,本来长势良好的庄稼,现在颗粒无收;魏都大梁在洪水的浸泡下已经开始坍塌。不过砀郡的其他地方受战事影响较小,特别是故宋国境内,收成没有受到影响,算是还有些收获。

秦国的征兵计划陆续下发各郡县,与以前相比变化不大,仍然是征发二十万士卒。伐魏的二十万士卒遣散,大梁周围的灾民由砀郡本郡征集为郡兵,集中在砀山修建砀县城,粮食由本郡各县供应。新征发的士卒到阳翟、许县一线集中。

新年过后,新的兵力集结再次开始,这次的作战对象是强大的楚国。

在秦国吞并诸侯之前,楚国是封疆最广的诸侯。就算是现在,楚国的疆域依然十分广阔,目前完全占有淮河以南的全部地域,境内河流、湖泊众多,物产丰富,人口繁庶,人民英勇善战,是一个强劲的敌人。

秦王之所以如此急于与楚国交战,原因就在于昌平君的反叛,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昌平君、昌文君在秦王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