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喜欢按套路出牌的方节帅_盛唐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不喜欢按套路出牌的方节帅

第(3/3)页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很快,战报和崔颢的诗都在长安广为流传,平康坊里的青楼妓馆沸腾了。

        混迹于花街柳巷的士子们,饮酒狂欢写诗作赋,庆贺大唐天下无敌,歌颂边镇又有璀璨将星冉冉升起。

        那样子就好像是他们亲自上阵打败了契丹人一样!

        ……

        “朕的大唐,就是天下无敌,哈哈哈哈哈哈!”

        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内,看到方有德派人走驿站渠道送来的战报,哪怕习惯了边镇报喜的李隆基,亦是兴奋得如同当年二十多岁一般。

        “朕当年怎么就没看出来全忠是一员虎将呢?”

        李隆基啧啧感慨道。

        “全忠会领兵没人知道,但他胆子大,却是出了名的。”

        高力士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全忠的胆子,真的很大。”

        想起当年的事情,李隆基忍不住一阵后怕。

        神龙政变后,太平公主势大难制。李隆基当时对于要不要跟自己的亲姑姑翻脸,也是游疑不定。

        当时潜邸旧臣之中,只有方有德力谏先下手为强,并主动承担了与北衙禁军将领联络的任务。之后发生的事情,无不证明了方有德有先见之明。

        倘若那时候太平公主先下手,最后鹿死谁手还难说得很。

        “如今万骑当中混进来不少市井之徒,战力堪忧。朕打算重整万骑,将其打散,裁汰冗员。新建龙武军,分左右两军,陈玄礼为大将军。

        让方有德领龙武军左军之将军,你觉得如何?”

        李隆基询问高力士道。

        “方有德不善交际,陈玄礼又无战功傍身,若二人同在龙武军,只怕朝中有人非议方有德不该居于人下。”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说道。

        两个亲信都在龙武军,而且方有德近期还在边镇立了大功,到时候谁是一把手谁是二把手?

        下面的人能不能服气?会不会拉帮结派?

        本来还不觉得如何,现在听高力士这么说,李隆基才感觉这样安排不是很妥当。陈玄礼、方有德二人只能留一个在新组建的龙武军当中。

        留谁比较好呢?

        “可授予方有德幽州节度使之职。”

        高力士继续建议道。

        “不错。”

        李隆基微微点头,这个任命,可以确保方有德把他对参战将士的承诺兑现。

        “只是,张守珪在边镇多年,颇有战功。此番方有德借兵出战,他也未干涉阻止。若是朝廷将他无故贬斥,只怕会寒了边镇将士之心……”

        说完李隆基沉吟不语,安排了方有德,张守珪又不好安排了。

        平卢节度使乌知义此战配合方有德作战,斩获不小亦是有功,总不能说把乌知义贬官,让方有德去当平卢节度使吧?

        李隆基一下子犯难了。

        “朝中早有大臣举荐张守珪入相,当时是张九龄极力阻止才作罢。如今张九龄已经去荆州担任刺史,圣人可在朝中讨论张守珪入相之事。

        张守珪入相,方有德为幽州节度使,其他有功之士依次封赏即可,此事并不难办。”

        高力士提了一个建议,让张守珪入相,延续自初唐以来“出将入相”的规矩。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哦。

        “言之有理,朕要好好考虑一下。”

        李隆基点点头道。

        “力士,你去把哥奴跟李适之叫来,朕要问问他们的意见。”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鉴于谷水、洛水年年泛滥,耗费民力,遂命李适之修筑堤防。河南尹李适之动用内库钱财,修筑上阳、积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御谷洛水患。

        因为功劳,李适之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离拜相一步之遥。

        李隆基心中有资格接替相位的几个人,不过李适之、张守珪、牛仙客而已。既然方有德在前线立功了,那干脆就把拜相的事情也一并解决了吧。

        怀着这样的想法,李隆基将李林甫与李适之二人叫到了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