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册封大典_盛唐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 册封大典

第(2/3)页

照典章的流程,新任太子李琩站起身,来到李林甫面前,当面领受案册、玉玺。

        从此刻开始,他就是被朝廷所承认,被大唐帝国上上下下所公认的太子了!

        仪仗官韦青当即号令群臣行跪拜之礼,这已经是册封仪式的最后流程。

        中书令李适之出列,从李隆基手中接过太子册命诏书,代天子宣读诏书。

        这份诏书,大体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并不是李隆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典章”早就规定死了,根本没法做什么手脚。

        其内容无非是褒扬太子的良好品行,鼓励他之后的表现等等这样的大话套话,并以大唐天子的名义,正式把玺绶送达太子李琩手中,这样总算是完成了册封仪式的全部过程。

        太子脸上无悲无喜的接过诏书,按照典章的标准礼仪,对着李隆基行了一礼。

        随即韦青大喊道:“太子册封完毕。”

        这时候鼓乐声再次响起,太子李琩用标准却不带任何情绪的动作,在庄严的礼乐声中转身出了太极殿,当他出了正门鼓乐就停了。

        随即大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安静之中。

        这是整个太子册封过程中最容易出幺蛾子的关键节点。此时太子必须转身,对着坐南朝北,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看着他的大唐天子,行跪拜之礼!

        要是这时候太子什么也不做,或者礼仪不得体,那么整个太子册封仪式就被废掉了!后续有什么灾难性的政治影响,谁也说不好,毕竟大唐一百多年历史上,貌似还没在这里出过什么状况。

        不过令群臣们松了一口气的是,太子李琩平静而标准的对李隆基行了一个跪拜之礼,以这个动作为标志,作为代表册封之礼的终结,为今日的太子册封划上了一个句点。

        整个太子的册封大典,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无趣、无聊,却又意义重大。它代表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皇权,进行了“半次”交接。自此,朝中另外一个政治核心会逐渐形成,与皇权分庭抗礼。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只让寿王李琩感觉到浪费时间。

        嗯,现在要叫太子李琩了。

        完成了太子册封大典的他,跟在中书令李林甫身后,只觉得今日发生的一切,是那样的荒诞不经,又无比真实!

        曾经,他母亲武惠妃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连李林甫都来示好。

        他所拥有的一切,规格都远超当时的太子李瑛。好多人都说,圣人会废掉太子李瑛,立他李琩为太子。

        从现在回过头看,那些人说得倒也不错。

        李瑛确实被废被杀,圣人一日杀三子,震惊朝野。

        而现在,李琩这个等了好多年,传闻中似乎马上就能被册封的皇子,也确实被封为太子了。

        从结果上看,当时那些人所预测的简直神准!

        然而,李琩觉得这一切都已经没什么意思了。走到太子这一步的过程太过于曲折,失去了太多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

        如果可以许愿,李琩情愿上天把他的韦三娘还回来。

        这太子之位,要着又有何用?

        结果他刚刚走出太极殿,还没来得及“回到”太极殿隔壁的东宫,李琩就被高力士给拦住了。

        “太子,圣人在花萼相辉楼等你,应该往这边走才是。”

        <div  class="contentadv">        高力士皮笑肉不笑的对李琩微微点头说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走在前面引路的李林甫一愣,转过头看了看面带神秘笑容的高力士,又看了看“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子李琩,默不作声的领着其他人离开了。

        他仿佛忘记了自己今日的职责,就是给新任太子引路,引对方进东宫一样。

        虽然几天前,寿王李琩就已经住进了东宫,这些庞大又耗资不菲的礼仪,纯粹就是做给外人看的。

        “请高将军带路。”

        李琩微微点头说道,脸上无悲无喜。

        高力士心中一惊,发现他现在真的有点看不懂李琩这个人了。

        此人从前有没有能力不好说,但真是懦弱到了极点。如今“破而后立”,自从婚宴上发难之后,似乎已经把所有名利得失都看开了!

        这气度沉稳的喜怒不形于色……难道他是真的有能力可以接过大唐帝国的“真龙”么?

        高力士压住内心的惊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