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风雪六月天_盛唐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9章 风雪六月天

第(1/3)页

第309章  风雪六月天

        刚刚入夜,河西大斗军军营内沉默而紧张。军中的厨子们烤着羊,熬着汤,蒸着胡饼,煮着饽饦,忙个不停,又无人开口说一句废话。

        菜肴做好了以后,被送到以“火”为单位的各小队里,将其分发,士卒们都是拼了命的胡吃海喝,吃完还有。

        晚上暴饮暴食,确实不利于身心健康。但考虑到他们不久后便要出征,这很可能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顿好饭。

        在这个前提之下,一切瑕疵都不值一提了。

        不过银枪孝节军的某些士卒并没有吃东西,他们已经于一个时辰前“开小灶”吃过了,现在已经在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未脱毛的白色羊皮衣、羊皮帽;厚实透气的棉背心;

        夔州楚麻做的绑腿布,河西出产的牛皮手套;

        牛皮靴、羊毛袜与羊毛毯;防冻伤的外敷药,适应高地气候的中药丸;拐杖,钩锁,长绳;

        经过改造,可近距离连射的臂张弩等等。

        这些唐军中不太常见的东西,银枪孝节军中士卒几乎是人手一套。

        方重勇沉声说道。

        其战略眼光差了方重勇这个后来人一千多年!

        士兵能吃好,穿暖,配备应急药,这些都是精兵最基本的配备。

        “方节帅,我们夺取峨堡岭,要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呢?”

        精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兵不在多在于精,此战夺取峨堡岭,不是靠堆人数就能堆出胜利来的。

        反倒是人多了麻烦,容易阴沟翻船。

        “此战我打算用一千精兵夺峨堡。其余两千精兵,晚一日再出发,开辟粮道,剩下六千大斗军为后援。”

        无论是唐军还是吐蕃军,尤其是吐蕃,都有“重武备而不重装备”的习惯。刀枪剑戟,盔甲战马,攻城器械,双方都是很完备的,几乎没有代差。要什么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的。

        郭子仪不动声色问道,这就是典型的不太相信,却又不好意思硬着顶撞了。

        我们占天时,吐蕃人占地利,谁能争得人和,谁便能赢。”

        方重勇带着郭子仪巡视到此,看到众士卒们都在打点行装,查漏补缺,不由得满意点头。

        他现在手里有将近一万兵马,一口气丢在大斗拔谷这样的地形中,压根施展不开。

        还有几人合用的小型毛毯帐篷,专门为恶劣严寒天气所准备的。

        而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与地形,所需要的特别装备也很多,这便是更进一步的后勤支持了。

        如果战况胶着,进不能进,退又不能退,一万大军很可能饿也饿死了!

        “节帅用兵自有奥妙,末将愿闻其详。”

        银枪孝节军作为后勤保障充沛的精锐,其装备都是在工部下属的工坊特别定制,也有一部分是委托武威城这边的大工坊定制的,主要是一些羊毛及防寒制品。

        所谓精兵,不是好勇斗狠就行了的;装备精良,也不是把刀磨快了就行了的。

        但是,在士兵個人装备上,唐军和吐蕃军都是弟弟,能用就用,没太花心思。

        方重勇指着一位正在试衣服的银枪孝节军士卒说道,郭子仪只是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郭子仪疑惑问道。

        特别是唐军是从低处往高处进军,这一万人的粮草,要如何保证都是个大问题。

        方重勇看破他的小心思,摆了摆手说道:“史书记载,隋末时候,皇帝杨广领着隋军精锐从张掖出发,进入大斗拔谷。当时正值七月天,忽然天降暴雪,隋军与所携牛羊冻死大半。后人多半不信,以为讹传。”

        郭子仪没说话,但脸上呈现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并没有将方重勇的话当做笑话在看。

        大斗拔谷这一段山路,是一个气候很妖孽的地方。它的北面出口,面临的是荒漠性气候,炎热干旱,而南面出口,又是寒冷湿润的高原气候。两种极度反差的气候,又被山脉阻断。

        而这条山脉中间的豁口,便是大斗拔谷。

        这使得六月飞雪,气温爆降四十度,在大斗拔谷内都不算什么稀奇事!真要说就是日常基操。

        方重勇猜测,广神当年应该就是遇到了这样的灾难性气候突变,军中又无此地常驻居民,没有做好防寒准备,故而吃了大亏!

        在出发来大斗拔谷之前,方重勇就找来了好几位在此地生活过数十年,后来又在武威城讨生活的向导,打听了一下大斗拔谷那边的环境。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险象环生”。气候,就是唐军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