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猪不能一次杀完_盛唐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9章 猪不能一次杀完

第(2/3)页

人最了解的那一批人。

        方重勇接过何昌期递过来的唐军制式连射臂张弩,对着甲胄连发三箭。十步距离,弩箭只是戳破甲片而已,箭头卡在甲片里头。如果这种盔甲穿在人身上,刚才那三连射,压根没法伤到人,最多擦破皮。

        王忠嗣一愣,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是吐蕃风格,但款式是新式的,之前并没有见过。

        “如果吐蕃内部不生动荡,恐怕灭吐蕃无异于痴人说梦。”

        方重勇沉声问道。

        “你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便是,不要搞那些拐弯抹角的。”

        比如说我们缴获的吐蕃禁卫军甲胄,就比银枪孝节军的甲胄还要强一些。而银枪孝节军的甲胄,几乎是唐军中最顶尖的一批了。

        王忠嗣脸上的微笑顿时收敛,面色凝重的走上前去,查看那三支插在吐蕃军甲胄上的箭矢。他用手轻轻一拨,便将其打到地上,可见箭矢入甲不深。

        河源军驻地内某个不起眼的签押房里,方重勇与王忠嗣二人对坐,正在喝散茶泡好的茶水。签押房外是何昌期带着亲兵守在四周,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以方重勇这次的所见所闻来看,吐蕃军档次差别极大,禁军跟普通的奴隶兵,战斗力完全是天壤之别。

        他不再仅仅是比自己小一辈,需要照拂的女婿,而是一个跟自己平起平坐,可以正儿八经讨论军务,决定边镇事务的一方大佬了!

        方重勇递给王忠嗣一个狰狞的铁面具,露出双眼、鼻孔和嘴巴,上面涂上了黑色的漆。

        虽然王忠嗣还不知道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南下破局的全部细节,但单单从这件事来看,就知道方重勇现在已经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了。

        王忠嗣好奇问道。

        “高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湿润,可供养数百万人。唯有吐蕃领地气候恶劣了,土壤肥力消耗殆尽了,支持吐蕃贵族的那些奴隶无法生存了,吐蕃才会不战自乱。

        这个时间,迟早都会来,只不过我们有生之年未必能看见而已。”

        方重勇意有所指的说道。

        “确实……你说的言之有理。”

        王忠嗣点点头,没有否认方重勇的看法。

        <div  class="contentadv">        事实上,这一类的事情例子很多。譬如说秦汉时关中沃土,膏腴之地。到了盛唐的时候,关中歉收是常有的事情,土地肥力被破坏殆尽而已。

        既然前面有关中的例子,后面有吐蕃也不是啥稀奇事情。王忠嗣家乡就在关中的华县,对于这种情况并不陌生。只不过这个过程,要按百年来算,他跟方重勇都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

        “岳父,只怕有生之年,吐蕃很有可能都无法被消灭,想不承认这一点都不行啊。”

        方重勇耐心劝说道。

        “好吧,那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王忠嗣皱着眉头问道。

        “岳父,依你之见,大唐与吐蕃的边界在哪里?”

        方重勇压低声音问道,这种问题有点犯忌讳。

        不过他需要通过这个问题,来判断王忠嗣对于大唐与吐蕃地缘格局的认识。

        “夺回吐谷浑故地。”

        王忠嗣一字一句的说了七个字!

        妥了!看来这一位对于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地缘格局认识很清醒嘛!

        方重勇心中大喜,却是面色平静说道:

        “既然如此,那岳父以为,如果完全夺取了吐谷浑故地,那么圣人会如何?边军会如何?谁能劝说圣人,告诉他大唐的边界就在这里了?

        如果不能继续开疆拓土了,那么边军的编制是不是要砍一砍?边将的功劳是不是要压一压?军费是不是要减一减?”

        王忠嗣顿时愣在原地。

        没错,你是很能打,一直在开疆拓土。一口气收复了吐谷浑故地,打得吐蕃人不敢北上!

        然后呢?然后怎么办?跟基哥说大唐的边界最远就是这里了?还是继续硬着头皮向西南面进攻,爬上青藏高原,与吐蕃人血拼?

        万一基哥询问能不能灭吐蕃,伱怎么回答?万一吐蕃人反扑回来,夺取一些关键的战略要地怎么办?

        要知道,即使是现在这个战线,吐蕃人在后勤上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要是继续推进的话,唐军补给线会拉长到不敢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