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节义的绝唱:说颜真卿祭侄文稿背后的故_盛唐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忠孝节义的绝唱:说颜真卿祭侄文稿背后的故

第(2/3)页

括在河北也是一样。如果认为胡人就是安禄山那边的,汉人就必然拥护李唐(确切说是基哥),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那么,颜真卿家族,遭遇了什么呢?

        这個就是故事的背面。

        搞清楚这三点以后,就可以开始梳理天宝末年河北的脉搏了。

        这个不太好解释,史书上都写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这里总结一下的话,就是从天宝末年开始,颜真卿一家就被人给坑了。

        所以,故事的背后的故事,是值得看一看的。它往往更冷漠,更残酷,更现实。

        回家后“英雄”没有失业救济,没有保险金,老婆知道他双腿瘸了以后,跟人跑了,房子因为交不起税而被物业收走。

        很多读者都认为颜真卿是河北人,其实不是的,确切的说,他们跟河北本地毫无交情。

        这个非常重要,有助于理解天宝末年河北的故事走向。

        对于河北本地人来说,上述立场完全相反的诸位,都是外人。所以不要指责河北本地就是反叛势力,对于他们来说,颜真卿其实跟安禄山其实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他们都不代表河北本地人的利益。

        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那么就不能理解中唐时期河北与河朔三镇的种种乱象。

        安史之乱不是突然变出来的,也不是突然就消散的,影响其实一直在持续。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盛唐的关中人,当然可以指着鼻子大骂河北遍地反贼。但是如果你是盛唐时的河北人,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在骂安禄山以前,你得考虑一些很现实的问题。

        你家里田多,但税也重。多的粮食都被朝廷收走了。

        当然了,粮食可以卖。但是朝廷不是简单角色,对河北其实是实行的粮食限价,其他生活必需品不限价的策略。

        河北人卖粮食便宜,买其他的东西,除了近在咫尺的长芦盐场不缺盐外,其他买什么都贵,还不许河北商人去长安经商!不许在河北建立大商埠。

        换句话说,你是河北的大地主,也过不上体面的日子。

        这个时候,你是会支持希望展现“统战价值”的安禄山,还是跟朝廷一个鼻孔出气的颜真卿?

        无论颜真卿个人操守如何,他都要执行唐庭的政策,在河北本地百姓看来,他跟其他地方官没有什么不同。

        毕竟,颜真卿也不能不收税啊!或者说,收税的另有其人,压根就不走地方衙门的账目。

        所以你看《祭侄文稿》里面,有一种想说又不直接说的愤怒。颜真卿是懂的,但他不能明说。

        人生常常就是无奈的。

        当初颜杲卿振臂一呼,十七个县响应,联军数量多达二十万。安史叛军控制的地盘已经所剩无几了。

        但是史思明回师河北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扫平了河北。按人数算的话,颜杲卿手里的人那可比史思明多多了!

        不会真有人以为仅仅是指挥的问题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