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兼求票_盛唐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盘兼求票

第(1/3)页

复盘兼求票

        在复盘前,我必须解释一个概念,那就是“天宝杀局”。

        如果不能理解这个概念,就没法理解我的写作意图,简而言之,剧情的主线走向就没法把握了。

        只要是盛唐历史文,就避不开“天宝杀局”。所谓杀局,不仅是环境对主角的杀局,而且还是对于作者掌控剧情的杀局。

        天宝政治脉络的核心,是以基哥、李林甫、杨玉环、杨国忠、安禄山和李亨这六个人串起来的,就好像是玩棒子老虎鸡一样,彼此之间有某些制衡关系。

        但凡多加进去一个小变量,都会导致无法预知的恐怖结果。当然了,这里说的“恐怖”,是说主线剧情脱离作者掌控的恶果。

        类似历史文车载斗量,就不举例了,懂的都懂。

        这個天宝杀局的政治脉络,是令人窒息的。

        无论是谁,哪怕他有天大的本事,在这个格局里面,也发挥不出实力来。

        而对于写书的作者来说,这个政治脉络,无异于捆住手脚跟人打架。

        如果主角出身草莽,那就只有去边镇投靠安禄山。但凡你去别的藩镇,很可能都活不到安史之乱,更别提平叛了。

        最近的一波小高潮,其实也是算是某种“历史推演”,因为这件事发生的大环境,跟历史上的不一样了。

        读者能在生活中找到剧情的映射,反过来强化了文章的逻辑联系。

        好,现在就从这个角度,去复盘一下近期八万字的剧情。

        但凡得意忘形的,能力欠佳的,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的,就难免会写出狗屎来。

        因为这个历史逻辑推演这个东西不好驾驭,它需要很强的前后文逻辑联系。换言之,相当于是要在行文中说服读者,让读者感觉“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啊”。

        很多读者都喜欢拿堆砌辞藻说事,说这个就是“文笔”。我只能呵呵两声,反正,人总是会长大的。等成长了,就明白了。

        我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对此深有体会。

        所以我是怎么做的呢?

        你们应该也看到了,这就是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没有路,我尝试着走一条新路子出来。

        结局不可能比杨国忠更好。

        就好比有人说我是量子身体,在水里淹不死,那么讨论他能憋气憋多久,就没什么意义了,一样的道理。

        如果主角出身官僚或者官宦之家,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当舔狗,给李林甫和杨国忠提鞋子,然后不得不去站队,进入这个杀局里面搏命。

        那些主角怎么作死都不会死的书,不在讨论范围。

        那是不可能打得赢的。

        王忠嗣都寄了,你不能说自己比王忠嗣更厉害,关系更硬吧?

        如果主角出身皇子皇孙,李亨的例子在那里摆着,注定了憋屈要死,那大概不是网文读者能看得下去的。

        剧情是“假的”,但看起来,就好像走进了一条历史岔路一样,显得很真实。

        以上这些的前提,是书的历史逻辑经得起读者推敲。

        这是看不见的写作功底。

        其实这波小高潮,只是从西域卷转到长安卷的一个转场而已,是承接了“游戏规则”的变化。

        都说历史文,其实是最高层次的同人文,这里就很考验作者的历史功底。

        在西域,小方说一不二,丘八们可以横着走;回长安以后,做不到,处处都要受到打压。

        所以小方为什么要利用银枪孝节军搞事情呢?

        或者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