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小节与大义_盛唐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 小节与大义

第(2/3)页

的废话。

        方重勇也是有口无心的回了一句,等待颜真卿开口说正事。

        出发在即,方重勇还没去找颜真卿商议行程,反倒是颜真卿来到位于蓝田县的平西郡王府,找方重勇商议如何为朝廷“筹款”。

        颜真卿为官老道,见惯了蝇营狗苟。

        基哥这一出只给圣旨不给政令的法子,也不是第一次玩了。

        “颜御史如果真要某说的话,那某只能说,这玩意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朝廷此番让某去两淮及江南,所为之事,不过财帛与粮秣而已。只是,圣人就给了一些空白盖印的圣旨,让某自行颁布政令。这要如何使得?”

        见方重勇不上套,颜真卿想了想,最后还是轻叹一声道:

        但是你要问某对于那边的军务有什么想法,那某只能说:此行并无敌酋在侧,某实在是什么想法也没有。”

        这次颜真卿是“采访使”,负责捞钱;银枪孝节军是禁军,不方便在两淮及江南做事,所以方重勇上书基哥,要了一个“淮南节度使”的临时差事。

        但使用这玩意的钦差大臣,也要承担使用金手指的风险。

        颜真卿疑惑问道。

        “颜御史兹扰地方,贪赃枉法也就罢了,你自去便是。

        某看在同僚的份上,只当是眼睛瞎了看不见。

        但颜御史拉某下水就不对了,银枪孝节军是为大唐横扫西域的功勋部队,岂能做打家劫舍那样的事情?

        就算某肯干,忠勇的将士们也不肯呀。”

        方重勇摇头叹息道。

        他这态度很明显了:不管你怎么暗示,反正我就是不上套!

        方重勇这招打太极,可把颜真卿给急坏了。

        “此番南下筹款,事关大唐安危,请殿下教我。”

        颜真卿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也不敢再像之前那样端着架子了。

        看到颜真卿服软,方重勇这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颜御史,某问你,吐蕃人若是冲下高原,一路势如破竹向东进发,最快需要多久能打到扬州城?”

        哈?

        颜真卿一愣,万万没想到方重勇问这么一句,看上去跟话题毫无关联的问题。

        “就算大唐不在了,吐蕃人要打到扬州,那也是难如登天啊!”

        颜真卿苦笑道。

        “对啊,这个道理朝廷明白,你我都明白。而扬州本地大户不傻,他们也明白呀!

        所以朝廷边军如何,朝廷禁军如何,他们一点兴趣也没有!

        对于那些人来说,他们良田遍地,商铺满街,旗下佃户帮工无数,数钱都数到手软。

        吐蕃人打不到他们家,契丹人打不到他们家。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某一位皇子政变上位,他们都还是该干啥就干啥。

        <div  class="contentadv">        反正,那些是是非非离他们很远,他们也对朝廷谁当家,感觉无所谓。

        现在颜御史要去扬州,告诉那些人,现场朝廷困难,他们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出来,给朝廷筹建禁军。

        你说,他们能乐意么?”

        方重勇一番话下来,把颜真卿给干沉默了!

        在颜真卿看来,现在朝廷困难,两淮江南不比河北,这些地方远离战端,承平日久,都是托了大唐的福。

        这些地方,这些人,难道不应该对朝廷心怀感激么?

        就算自己不用强,多多少少也能搞点钱吧?

        可是听方重勇一说,他才发现自己想得太天真了!

        心怀感激?不存在的!

        良田是老子从先人那边继承下来的,跟伱朝廷无关。佃户帮工们给老子做事天经地义不偷不抢,老子的家财万贯都是勤劳致富,和你这狗朝廷又有什么关系!

        老子又不造反,你也不要妨碍老子做富家翁!

        果然,应该还是这样想的人比较多吧。

        淮南江南偏安一隅,地理条件都是天生的,活该就是安逸,这些关你朝廷什么事!

        某些两淮江南的大户会如此做想不奇怪,人之常情罢了。

        就好像很多大唐官员,都认为在任上办了点差事,是自己的本事,而跟朝廷的体系一点关系也没有。

        诸如唇亡齿寒,负重前行之类的概念,他们就算明白,也会佯装不知。

        在这些人看来,每年按朝廷的规矩交税就得了,他们又不打算造反,朝廷也不要来干扰他们恬静无忧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wx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